黏土矿物改良剂对新垦砂壤质耕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来源 :农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黏土矿物改良剂在新垦耕地地力提升中的作用,选择膨润土、高岭石、沸石和硅藻土4种黏土矿物,在添加量为10%的条件下,采用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有机肥料矿化及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添加黏土矿物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其效果由强到弱为膨润土、高岭石、硅藻土、沸石;团聚体分析和重液分组结果表明,添加黏土矿物可显著增加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促进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形成.研究认为,黏土矿物增加有机碳稳定性是其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玉米机械化子粒收获是中国玉米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探讨不同玉米自交系材料的配合力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机械化粒收质量影响程度,本研究以7个美国自交系材料作母本,\'新01A3\'的5个改良系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组配成的3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机械化子粒收获后,测定产量和子粒含水率,计算杂质率、破碎率和田间损失率,并对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XL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5个父本自交系中,\'新A389\'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其次为\'新69\
旨在考察网罩密度对油菜制种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Polima和萝卜2种胞质雄性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网罩对光照、温度、湿度、菌核病发病率以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罩内光照强度随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2)罩内温度普遍上升,但是差异并不都显著.(3)网罩内湿度总体上是随网罩密度增加而升高.但是,也存在例外.(4)随着密度的增加,网罩内菌核病发病率升高.(5)试验中即使最大密度的网罩(160目),也不能完全阻隔外来花粉.(6)对于Polima和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相同密度的网罩造成杂交制种产量的下降幅
旨在解决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中的种植计划粗放、营销市场针对性不足、无法充分挖掘市场等问题,实现猕猴桃电商精准营销.通过互联网等途径采集历年猕猴桃电商营销情况相关数据并建立猕猴桃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GIS的地理数据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对猕猴桃营销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深度挖掘.可以实现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总览等,对各地区市场的供需情况精准预测.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种植者,帮助其进行合理的种植方案决策,同时及时调整猕猴桃种植方案.针对不同季节、地区、需求量、品种等制定精准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有效预
目的 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制备重组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 将EV71的P1和3CD基因插入巴斯德毕赤酵母基因组中,构建EV71 VLPs表达质粒,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感受态细胞,Western blot法筛选高表达克隆,5L发酵罐发酵,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体积排阻层析纯化EV71 VLPs.用不同剂量(0.05、0.5、5μg)的纯化EV71 VLPs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
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文冠果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科学栽培文冠果提供理论依据.以平作为对照,研究垄作种植对文冠果幼苗生长状况、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pH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平作相比,垄作显著降低0~20、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2)垄作增加2个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且20~40 cm土层增幅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平作分别提高了117.05%、53.06%、28.31%和23.40%.(3)垄作种植显著增加根
为研究南瓜对盐分胁迫的耐受性,采用水培法探讨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200、250 mmol/L)对南瓜幼苗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南瓜幼苗的植株高度、鲜重和干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离子渗透率(RIP)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100 mmol/L NaCl对南瓜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而高于100 mmol/L时,对其存活和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南瓜具有
目的 构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全长cDNA,为SARS-CoV-2基因功能、药物筛选和安全减毒灭活疫苗株的研究提供重要工具,也为大基因组RNA病毒cDNA的构建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结合In-Fusion、Gibson Assembly以及Recombineering技术对SARS-CoV-2基因组进行全长cDNA克隆的从头合成.首先将SARS-CoV-2全长基因组分17个片段进
目的 构建Ddit4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验证miR-222-3p与Ddit4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22-3p与Ddit4的结合位点;PCR扩增Ddit43\'UTR序列,将其克隆至双荧光素酶GP-miRGLO报告基因载体中,同时构建Ddit43\'UTR突变载体;将miR-222-3p、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野生型和突变型mmu-Ddit43\'UTR共转染至HT-22细胞中,酶标仪检测双荧光素酶荧光值.结果 生物信息数据库预测结果显示,miR-222-3
目的 原核表达白介素-1受体1(interleukin-1 receptor 1,IL-1R1)胞外域,并进行鉴定.方法 从A375·S2细胞中扩增IL-1R1胞外域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L-1R1,转化入感受态OverExpress(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产物与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免疫小鼠,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结合活性.结果 菌落PCR及测序结果证明,重组
目的 探讨EphA4受体对大鼠海马脑区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质和转录本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脑区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EphA4-Fc组,EphA4-Fc组给予EphA4受体拮抗剂EphA4-Fc,培养7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脑区BDNF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BDNF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phA4-Fc组大鼠海马脑区神经元BDN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