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现在是我最好的开始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o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张蕾用棉花、棉被坚持做装置作品已经超过二十年。这种普通的材质,看起来那么柔软温暖,可它的每一根细小的纤维都是那么独立坚强,富有韧性。她的艺术创造历程,从青春期的成长之痛,到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份归属、精神、信仰;从反叛到寻找,从对抗到宽容,从封闭到开放,从完美到自然,正是一个人的艺术史。现在她重新回归,继续着她的艺术创作,并承诺自己:要做好的艺术作品,因为只有好的艺术才更长久。
  也许很多人对张蕾感到陌生,可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中国当代艺术史,就知道张蕾是不能被忽略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代表人物。她出生于艺术世家,在山东上完大学又在央美继续深造,其后在纽约、伦敦和柏林等世界各地游学创作。她在国外拥有不小的声誉,参加过不少艺术大展,但她并未过份在意过这些荣誉,她只是觉得艺术就像一个奇妙的魔咒一般,让她长了翅膀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直到去年她再次回到中国,在北京郊区找了一间独立工作室,再度开始了她的职业艺术家生涯。而她回国后创作的第一件装置作品《软诺言》,很快便得到诸多瞩目。
  张蕾多年来一直以绘画和装置两个不同艺术媒介进行创作。在她的油画里,我们能看到一种“黑幽默”。她选择一种孩童般的眼光,用透明而直接的手法去描述自己的情感、生活和所处的社会与世界。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胡萝卜、菊花、鸽子、天安门、雨伞等物件,这些常被认为带有太多隐喻的物品,却都是张蕾生活里最真实最熟悉的东西。她的观念装置作品则更贴近她的深层精神世界。起初她只是想将很多残酷的、血淋淋的现实,用“棉花”这种柔软的质地包围起来,似乎如此就能“软化”那些“负面”能量。之后她将私密的棉被和人类公共的生命课题紧密联系起来,来多方位表达她的思考。
  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从2004年起她没有再做作品,可她一刻也没停止过思考。“你知道吗?我一直在做笔记,画草图,想方案,读更多的书,从生活里更多去观察和学习,手虽然停了但脑子从未停下。我一边学做母亲,一边可是读着尼采的书呢!”这个虽然年逾不惑却魅力不减的艺术家有点骄傲地说。八年后她再次回到中国,并把家安顿下来,就是想更多更好更快地把这停下的八年里积蓄的想法,一一做出来。她在访谈时眼神里时时跳跃着激情,那么纯粹、剔透。
  那眼神还说:“现在是我最好的开始。”
  S=surface Z=张蕾
  S:最早期的绘画,有主题的先行预设吗?
  Z:没有。我是很随性的,画的都是我的生活,特别真实。那时还在央美读书,也在谈恋爱。画里的房间就是我住的房间。所有东西的出现都跟我的记忆、情感有关。比如我画过一些与体育有关的作品,是因为爸爸从小就带我从事各种体育锻炼,他下放回来以后做过体育老师。 《选举的笑话》有些嘲弄的意思,也期望可以为女人和代表女性说点什么。我的绘画作品都跟我当时所有感受与思考的内容息息相关,想到什么我就画什么,我执拗地就是要完全表现属于我自己的作品。
  S:可以说说绘画里反复出现的 “符号” 吗?
  Z:那些不是符号。我更愿意用“亲密关系”来形容它们的多次出现。比如胡萝卜,它就是一个我喜欢的自然食物。当然有人把它看作是潜在的性意识,我也不反对。天安门很容易被别人认为喻指政治,但它真不是政治。很多时候天安门出现在我的作品里,都是因为我当时在国外,是一种“思乡”情怀。我原来住过府佑街,央美原来的校址在王府井,我们小时候天天在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些形成了它与我个人之间的亲密联系。
  S:你的油画作品受过哪些影响?为什么会摒弃 “学院派”技法?
  Z:David Hockney*是我最爱的艺术大师,还有马格里特*,最好玩的是他那幅有名的作品,那个背影像梦一样出现在我作品里。不能说我在画画上受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但因为太热爱他们,所以才会把他们的作品画进我自己的作品里,有时出现在地板上,有时出现在电视机里。其实我出生在艺术世家,这种熏陶可能影响更大。启蒙老师是当年杭州美校的,母亲在美术研究所工作,妹妹也都从事艺术,我一直接受专业美术教育,所以你可想而知,其实“学院派”在我身上的影响有多么根深蒂固。摒弃“学院派”技法,主要是年轻时那种叛逆。正因为太过“科班”出身,所以才想解放天性,把那些束缚都放掉,以最简单干净的手法去表达自己。当然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教育背景,所以玩笑和戏谑的姿态会比较多。那种叛逆还表现在一个方面,如果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史会发现,绘画里出现的男人大多是穿衣服的,女性大多是裸体的。我不喜欢,在我作品里女人都是穿衣服的,我让男人都裸着。年轻嘛,有点“女权”的思想和倾向,但是挺有趣的。
  S:最早的装置作品在表达什么?怎么看待观念艺术?
  Z:那是一组被打碎的灯泡作品。因为我受过一次伤,不小心撞在一块玻璃上,使我全身上下,从头到脸到手臂到腿,到处都留下了伤疤。女孩子爱美嘛,所以打击很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种成长正处于青春期的“疼痛感”,临近毕业,爱情问题和即将面临社会选择等等。“玻璃”本身是完美而脆弱的,一旦打碎,完美变成了伤害,脆弱瞬间变得狰狞,我起初应该同现在的年轻艺术家一样,处在自我表达的状态里。
  但这在当时显得很孤立,因为如果你了解九十年代中国的艺术环境,女性艺术家本来就少,受国外影响和当时的艺术思潮影响都很大,似乎你必须在那个“大环境”的语境里去表达相应的东西才更容易被接受。可是我当年做观念艺术,特别坚定的就是首先要由心而发,而不是国外什么时髦我就做什么,流行正是我尽量避免的。
  S:你先用棉花做装置作品,后来又用棉被,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Z:最早用到棉花的一个装置作品,是《软档案》早期系列之一,我用棉花把大小不一的玻璃瓶包上。那时考虑的是柔软之下包裹的是脆弱,还有就是要把太残酷的东西包裹起来,减免太多伤害的暴露,以及开始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等等。棉花的特质很软很温暖,但它每一根纤维都是那样顽强独立,它那么纤细,但在工作时多少次扎到眼睛,那真是很强烈的感受,也正因如此它才有弹性,这一点也像我们女人那种又脆弱又坚强的韧性吧。后来用棉被做作品,也自然是一种延伸。因为我从小的生长环境,带给我的那种敏感和孤独,没有人能给我任何安慰和力量,在害怕恐惧,甚至感到冷、低落委屈等很多情况下,只有钻进被窝最安全。可以说每条棉被都是人生活最真实的痕迹,而且带有自己独特的气息。我觉得它是非常私密的,但随着不断做作品,我把思考的很多社会问题、信仰问题、文化问题都放置在棉被中,它又成为了阐述我个人观念的一个公共通道。   S:对你来说,比较重要的户外装置是?
  Z:一个是在西藏做的户外装置 《水源的保护者》,在创作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信仰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紧密。另外一件户外装置 《海滩和废墟》是在爱尔兰做的,这也是关于信仰和回归的一个作品。爱尔兰这个民族的危机感如果你去了就知道,他们最大的痛苦是家乡已经快没有了,他们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少。我去海边的岛上捡了很多被风吹雨淋还能留下来的树枝,我把它们做成了房子,这些就像他们的遗迹。
  S:在国外参加的展览有没有特别的经历跟大家分享?
  Z: 有一个展览,是《软档案》后期作品。我用棉被做作品,开始的作品是整床的,但这一次,我潜意识做的是生殖系列,缝的时候我就很大胆地在“破”我自己原来执着的所谓“美好”的东西。原来包它、抿它,揉它,似乎是为了在人格和精神上不断追求完美,从这件作品起我开始想打破它,回归自然形态。很奇怪做作品的时候,下意识地还在里面做了小孩子,最神奇的是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是做的时候完全不知道的,最后展览时我就带着肚里的小生命去布置现场,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作品和参展记忆。
  S:还有一件作品里出现了鱼,为什么是鱼?
  Z:其实我想用鱼做作品想了很多年。它的生命跟我们人有太多关联这是其一,然后我用的是被冰冻死掉的鱼,它那么新鲜,除了没有呼吸之外看起来像活的一样。想一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是不是也是冷冻的?还有我们人的状态,看起来似乎活着其实已经心死了,精神没了,对不对?保鲜的其实是那颗已经冷冻的心。我用棉被盖着它,是想给它温暖,给它相亲相爱的一个环境。当时策展人也特别不理解,问我为什么是鱼而不是土豆?我说鱼跟土豆比是活生生的,它能感到疼也能感到快乐。还有,因为是冷冻的鱼,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慢慢解冻,它残存的东西越来越来多,它更像生命的一个过程,死亡之后残存的痕迹。
  S:你有多年在国外的经历,你感觉中国的艺术环境和国外的艺术环境有什么不一样?
  Z:其实没有太多不同,如果有我觉得可能就是敬畏之心。在西方,对大自然,对人,对艺术,对文化,这些所有的意识,包括对待明天、未来,都有一种相当的尊重和敬仰。当然要坦然面对,但尊重和敬仰这两样东西,我觉得重要的还是心态。我们当下多少缺失一些这种敬畏之心,但祖国最有魅力的是它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说祖国当下有最好的艺术创作环境,虽然也有糟糕的东西,但在我看来,中国是一块非常肥沃而又旺盛的艺术创作土壤。
  S:离开那么多年后再回国做艺术,你的期待和困境分别是什么?
  Z:这个问题特别好。毕竟我也听到一些说法,一些艺术家长期在国外之后就被 “冷冻”什么的。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中国发展有断开的东西,那只是暂时的,这一点我承认。但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都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有太大关系,我倒觉得我现在是最好的状态,特别自由,偶尔会有点担心能不能更贴切地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更注重做好的作品好的艺术,因为我相对已经处在一个成熟期。现在回来,有些不适应的地方,但它不能算困境。我唯一的期待就是继续做作品,把我心里想的东西都做出来。
  S:你在后期的装置作品里,有一个阶段出现性别模糊的作品。那么你对女性怎么看?
  Z:那时主要思考的是“人”的根本,是活着的本性与天性,无论男人女人必须要有“活着”的一种状态。在我看来首先艺术家没有男女之分,但是人有男女之分。艺术家的职责是做好作品,你可以带着你的天性去做作品,但没必要去强调你的性别。你回归到人性,是男人就担当男人的责任是女人就担当女人的义务。虽然从做母亲到独立出来再做艺术这一步走得特别不容易,但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答案和承诺。回到家庭我是母亲妻子,回到工作室我是我自己,是一个艺术家。
其他文献
这里有那些峥嵘岁月,也有无畏者的传奇,纵有征服天堂的气魄也难免被后人忘记与猜测,把故事刻在腕上,就是为了告诉当下,我们为自由努力过,请把故事传予后世。  纪念大师  Girard Perregaux勒·柯布西耶三部曲限量版腕表  勒·柯布西耶是上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师与作家。同时还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而为了纪念这位为现代建筑艺术作出极大贡献的大师,Gi
期刊
艺术所带来的,是一次逃离世俗的契机,而设计所面临的,更多的是实际问题的解决, Matthew与Thea希望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片共存的交集,相比于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更愿意去开启一个问题的思索。  Eight Emperors是夫妻档Thea Augustina Eck和Matthew Shlian共同成立的设计网店,收罗了一系列他们自己创作的温情脉脉又妙趣横生的小物件。 网店最初的构想,来
期刊
高楼、教室、摩天轮……这些现实城市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为何呈现出异样的气氛?空无一人的街道,散乱破败的课室,只有一个幽灵般的孩子牵着一只鲜红的气球无声飘过。这里既是孩子的梦境游乐场,也是末世过后的凄凉现实。而这里的时钟,永远停留在了1986年4月26日。  这座著名的“鬼城”也曾风光一时,普里皮亚季(Pripyat)伴随当时苏联最大的核工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而建,是近5万核电站工人及家属的新家园。当一
期刊
在3D打印机引领创意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生物与材料技术更密切地参与到设计中。斯图尔特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编程机器人将60公里长的碳纤维与玻璃纤维丝缠绕成一座黑白相间的壳状凉亭,堪称当今技术含量最高的临时建筑。  www.icd.uni-stuttgart.de
期刊
一家商店到底能孵化出多少可能?从日前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尤伦斯设计品店(UCCASTORE)开幕的展览“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中,你可以看到UCCASTORE对此做出的全新解答。  “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是由UCCASTORE邀请艺术家Yangzi推出的展览。在这次展览中,Yangzi除了以她广为人知的艺术家身份出现,更作为策展人策划并参与其中。Yangzi以她的生活伴侣——军军的诗
期刊
巴黎女人爱穿迪奥,哦不,是全世界的女人似乎都热衷被迪奥包裹成一朵郁金香。正如诺瓦利斯(Novalis) 所说: “浪漫主义意味着赋予习以为常的东西以更高深的意义,为有限的东西添上无限的面貌”。而迪奥正是在有限的身体之间,让女人散发出了无限的芳香。  “迪奥精神” (Esprit Dior) 代表着时尚先驱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先生的精神。他创办的高级时装公司植根于法式传统,以其首场高级订制发布改变了
期刊
在炎炎烈日的上海出一趟门需要勇气。集结了以杭州、上海为中心的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消夏》展览,用令人费解的尺子、象征童年的桌椅、美轮美奂的景色提供了一处消夏的场所。用艺术的冷和上海的热,创作的慢和社会的快来做一次隐喻的对比。我们看完展览,也许身心并未凉快几许,但是却掀起了阵阵回忆,在回忆里避暑,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从垂着透明黑色薄纱的拱形小门向里望,依稀可见尽头的窗户。有点迟疑的走进杨泳梁的
期刊
作为首届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的核心部分之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诗·曲·舞》的论坛和演出。正如本次艺术周的关键词是“跨界”,《诗·曲·舞》将如题的三者互相结合,并在其碰撞之中,塑造了一个短暂的诗意空间。  “诗”的部分来自于菲利普·登斯兰(Philippe Tancelin),一位法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及教育家,他是巴黎八大戏剧系主任、CICEP
期刊
一个寻常的早晨,Ilse Crawford穿着紧身海军蓝Martin Margiela连衣裙坐在她伦敦的公寓里,楼下即是她的公司StudioIlse。这位51岁的英国设计师和咨询师有着将普通事物变得不平凡的“魔力”。Crawford把设计的过程叫做“制作生活的框架”,而这个框架的基础就是她对生活和设计的信仰。  Crawford的公司在十年前成立,现在有17个员工,他们中有建筑师,也有产品和室内设
期刊
法国家具公司Ligne Roset从当年的小型家族企业成长为一家拥有200多家专卖店和1000家分销商的国际大公司。在这其中,已经有40年历史的Togo沙发功不可没,作为公司最畅销的产品,它已经自成品牌,成为20世纪法国格调的象征。  设计师总是把它形容成为“一支折叠起来的、像烟囱一样的两边关闭的牙膏”。其他人则把它比作一堆米其林轮胎或者一只沙皮狗。Ligne Roset作为一家拥有153年历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