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金融服务展”将同期举办。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暨金融服务展组委会秘书处主任张韬先生。
最高级别的金融与投资盛会
《进出口经理人》:请您介绍一下该论坛的主题,特点及筹备情况。
张韬:此次论坛暨金融展是中国与东盟最高级别的金融与投资盛会,是以11国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为动力,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阔市场和便利政策而搭建的中国与东盟金融、投资、贸易和合作的最佳平台。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立的时代背景,本次论坛主题确定为“深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平台”,下设三大议题:一是金融危机下,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内金融合作与金融创新;二是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支持;三是如何推动区域内投融资合作。
本次论坛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首次”。
第一,“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金融服务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也是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由政府发起并组织的国际性金融盛会,对于中国与东盟金融来说更是首次,这是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论坛。届时,以中国与东盟11国为主的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界领袖、国际金融组织、投资财团及资本市场的领导者、金融政策决策者、智库学者和知名的企业界领袖将济济一堂。
第二,此次金融展更是亚洲地区首次以企业金融、国际贸易金融与资本服务为主题的专业金融展,它为区域内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一个高端展示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内金融业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和资本服务,推动金融业的交流、合作与创新。
关于论坛和展会的筹备工作,在广西自治区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及指导下,在东盟各国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论坛组委会高效、精心的安排,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国内外政府、学术和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参与。同期进行的金融服务展,已有数十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正在紧张布展。我们共同期待着本次论坛的完美呈现。
在危机中加强金融合作
《进出口经理人》:面对当前金融风暴持续蔓延的冲击,中国和东盟企业将如何通过此次论坛加强金融合作?
张韬: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及东盟各国已普遍意识到加强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正是在此背景下,经中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努力协调,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增设“2009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金融服务展”,并确立了以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建立有利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宗旨。
此次论坛将有利于区域内各方加强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首先,本次东盟博览会将吸引来自国内上万家知名企业,企业高层人员将参展到会。对于银行来说,这将是展示对公业务与服务的良机,无论是企业财务管理,还是贸易服务,企业融资、各类保险服务和资本服务,各金融机构都可借此盛会与客户实现面对面交流,从而推动业务开展,拉动销售力。其次,本次盛会将汇聚区域内知名金融企业,对于同业来说,是一次学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另外,对于中国和东盟的区域内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来说,本次论坛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和业务的推广平台,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此隆重的规模和参与人数,还是一次品牌推广契机,更是提升品牌,扩大影响的平台。
《进出口经理人》:此次金融论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的背景下举办,将对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产生哪些影响?
张韬: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日益深化,要求加快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步伐。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各个层次上的合作,即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之间、中央银行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第一,论坛将积极推动区域性合作基金、区域性合作银行、区域性担保公司的成立。第二,降低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的门槛。帮助中国-东盟各国金融机构在其他国家境内积极尝试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公民个人理财、代理期货交易、住房贷款、代理保险和股票投资等新业务,不断扩大客户群体,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第三,加快推进区域债券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内各国债券市场的相互开放,积极研究,探索并推进区域内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别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第四,加强中国-东盟各国问出口信用保险领域的合作,降低企业出口贸易风险,推动中国_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些内容也将作为本次论坛的成果之一在论坛上予以公布。
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和渠道
《进出口经理人》:随着中国-东盟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是否会增加企业投融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
张韬:回答是肯定的。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中国-东盟地区本身就是世界投资、融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投融资需求旺盛。随着区域内的金融业逐步开放,壁垒消失,自然会进一步推进投融资行业发展。
资本市场的开放有利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中央银行之间、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服务机构和企业之间,开展多层次地对话、交流、合作,地区性投资合作将大大加强。
区域内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往他们的融资渠道往往较为狭窄,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会给区域内中小企业更多选择。会议设立专门分议题,由各机构负责人讲解各地市场的监管政策和市场特点,并现场交流,使企业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各地资本市场的不同优势,以推动资本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拓宽了投融资渠道。
企业投融资工具、投融资渠道将得以丰富。此次论坛的到会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东盟各国银行、证券市场、券商,来自全球的投资银行、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自贸区的建立将会大大促进金融企业针对更加开放的贸易环境创新金融业务。同时,中国-东盟区域内已有多个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和金融中心,如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雅加达等。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金融服务展”将同期举办。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暨金融服务展组委会秘书处主任张韬先生。
最高级别的金融与投资盛会
《进出口经理人》:请您介绍一下该论坛的主题,特点及筹备情况。
张韬:此次论坛暨金融展是中国与东盟最高级别的金融与投资盛会,是以11国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为动力,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阔市场和便利政策而搭建的中国与东盟金融、投资、贸易和合作的最佳平台。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立的时代背景,本次论坛主题确定为“深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平台”,下设三大议题:一是金融危机下,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内金融合作与金融创新;二是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支持;三是如何推动区域内投融资合作。
本次论坛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首次”。
第一,“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金融服务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也是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由政府发起并组织的国际性金融盛会,对于中国与东盟金融来说更是首次,这是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论坛。届时,以中国与东盟11国为主的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界领袖、国际金融组织、投资财团及资本市场的领导者、金融政策决策者、智库学者和知名的企业界领袖将济济一堂。
第二,此次金融展更是亚洲地区首次以企业金融、国际贸易金融与资本服务为主题的专业金融展,它为区域内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一个高端展示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内金融业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和资本服务,推动金融业的交流、合作与创新。
关于论坛和展会的筹备工作,在广西自治区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及指导下,在东盟各国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论坛组委会高效、精心的安排,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国内外政府、学术和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参与。同期进行的金融服务展,已有数十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正在紧张布展。我们共同期待着本次论坛的完美呈现。
在危机中加强金融合作
《进出口经理人》:面对当前金融风暴持续蔓延的冲击,中国和东盟企业将如何通过此次论坛加强金融合作?
张韬: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及东盟各国已普遍意识到加强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正是在此背景下,经中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努力协调,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增设“2009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金融服务展”,并确立了以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建立有利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宗旨。
此次论坛将有利于区域内各方加强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首先,本次东盟博览会将吸引来自国内上万家知名企业,企业高层人员将参展到会。对于银行来说,这将是展示对公业务与服务的良机,无论是企业财务管理,还是贸易服务,企业融资、各类保险服务和资本服务,各金融机构都可借此盛会与客户实现面对面交流,从而推动业务开展,拉动销售力。其次,本次盛会将汇聚区域内知名金融企业,对于同业来说,是一次学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另外,对于中国和东盟的区域内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来说,本次论坛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和业务的推广平台,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此隆重的规模和参与人数,还是一次品牌推广契机,更是提升品牌,扩大影响的平台。
《进出口经理人》:此次金融论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的背景下举办,将对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产生哪些影响?
张韬: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日益深化,要求加快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步伐。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各个层次上的合作,即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之间、中央银行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第一,论坛将积极推动区域性合作基金、区域性合作银行、区域性担保公司的成立。第二,降低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的门槛。帮助中国-东盟各国金融机构在其他国家境内积极尝试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公民个人理财、代理期货交易、住房贷款、代理保险和股票投资等新业务,不断扩大客户群体,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第三,加快推进区域债券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内各国债券市场的相互开放,积极研究,探索并推进区域内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别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第四,加强中国-东盟各国问出口信用保险领域的合作,降低企业出口贸易风险,推动中国_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些内容也将作为本次论坛的成果之一在论坛上予以公布。
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和渠道
《进出口经理人》:随着中国-东盟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是否会增加企业投融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
张韬:回答是肯定的。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中国-东盟地区本身就是世界投资、融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投融资需求旺盛。随着区域内的金融业逐步开放,壁垒消失,自然会进一步推进投融资行业发展。
资本市场的开放有利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中央银行之间、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服务机构和企业之间,开展多层次地对话、交流、合作,地区性投资合作将大大加强。
区域内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往他们的融资渠道往往较为狭窄,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会给区域内中小企业更多选择。会议设立专门分议题,由各机构负责人讲解各地市场的监管政策和市场特点,并现场交流,使企业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各地资本市场的不同优势,以推动资本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拓宽了投融资渠道。
企业投融资工具、投融资渠道将得以丰富。此次论坛的到会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东盟各国银行、证券市场、券商,来自全球的投资银行、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自贸区的建立将会大大促进金融企业针对更加开放的贸易环境创新金融业务。同时,中国-东盟区域内已有多个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和金融中心,如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雅加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