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制度互动:机理·阻碍·对策——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视角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发展能够拓展制度效用边界,制度变迁可以构建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科技与制度基于双向互动交流形成协同演化的创新系统,二者向彼此施加的非线性作用存在多重反馈的可能性.当前,制度变迁落后于科技创新步伐、制度设计背离科研工作实际、制度施行局部不协调等问题凸显,导致科技发展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协同演化步伐放缓、路径偏离社会需要、层级冲突加剧,协同发展效力损耗严重.为了维持科技与制度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与远离平衡态,需从制度系统入手,疏通创新系统要素流动的制度通道,制定科学高效的制度管理系统,统一地方与全局的利益战线,保障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双引擎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卫星可见数与历元可用率较低情况下的BDS-3定位性能,本文基于MEGX跟踪站BDS-3与GPS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高度角(10°、20°、30°、40°)下BDS-3卫星B1I、B1C、B2a、B3I,以及GPS系统L1频率的单点定位(SPP)精度。研究发现,BDS-3平均卫星可见数与卫星空间几何构型优于GPS,且随着高度角的增加呈线性变化。BDS-3的4个频率的SPP精度随着高度角的增加呈先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各数据分析中心陆续开始提供北斗三号系统的实时精密产品,使基于北斗三号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成为可能。实时精密产品质量是影响实时PPP定位性能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实时PPP的可用性、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为了促进基于北斗三号的实时PPP的研究和应用发展,本文对现有的北斗三号实时精密产品质量进行了评估,包括数据完整率、钟差精度和轨道精度,并结合全球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