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批评 启迪心灵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当好处地善用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启迪心灵,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尊重和爱护学生是批评的核心
  
  现在的学生是在赞扬与肯定声中长大的青少年,就犹如在温室里成长的花草一样,经受不了一般花草视为普通的风雨的吹打。正因此,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故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接受批评、理解老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当学生有缺点或犯了错误时,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学生,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即使教师的批评严厉一些,他也能接受。所以,一切应从关心和爱护他们出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关怀和尊重正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二、讲究艺术是批评的要义
  
  掌握批评学生中的艺术,我们不妨来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种:幽他一默。有关调查表明,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名列前茅。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能使问题点而不破,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有一次,一位教师去上课,虽然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但学生始终没有进入角色。有的学生在谈笑风生,有的学生在静观窗外,还有两位学生在伏案而睡。看到此景,这位教师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先咳嗽了一声,然后略带笑意地对大家说:“如果那位聊天的同学也能像那位观看窗外景色的同学那样保持安静的话,就不会影响那两位睡觉的同学了。”教师幽默的话语真可谓“一石三鸟”,一阵笑声之后,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第二种:先表扬,后批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班主任用表扬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时要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
  第三种:旁敲侧击。在批评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时,在批评某一方面不良的嗜好、不良的风气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于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来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对方联想、比照;或讲个小笑话,启发对方去思考,这些批评方式可称作旁敲侧击式。
  第四种:正话反说。古语说得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故意正话反说,反而更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如:在骄阳似火的烈日下站队上体育课,学生们总想偷懒,老师明明看到有几位调皮的学生不愿意站队,却故意大声说:“看!××同学站得多好,真像小军人。”一句妙语使那些不认真站队的同学猛吃一惊,都不由自主地站好了队。使学生在“表扬”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第五种:故意沉默,以退为进。步步逼近,有时让学生穷途末路,狗急跳墙,反而造成不良的效果。“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批评学生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保持沉默,适当地留一些余地给学生,让他们能进行自我反省,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如:某班一个学生迷上了电脑游戏,有时还缺课,家长也拿他没办法。一次,班主任总算在一家电脑游戏房找到了他。班主任一言不发,只是用严肃的目光默默地盯着他看。学生感到心里发虚,闷声不响地跟着老师回学校去了。路上,两人谁也没说一句话。以后的几天里,班主任也没找那位学生谈话,可是学生自己却一直心事重重。一个星期后,这个学生自己憋不住了,他主动找到了班主任老师:“老师,你怎么不批判处分我啊?”老师说:“现在你不到游戏机房去了,让我批评你什么啊?”这时学生才如释重负地笑了。事后,这个学生对别人说:“如果当时老师骂我一顿,我可能很快就忘记了,可老师越是不吭声,我自己心里想的越多。也许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当时老师的那种眼神。”
  
  三、启迪心灵是批评的关键
  
  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
  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性味的关切。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其他文献
走进山西省委机关院内,一座5层高的现代化办公楼建筑异常吸引眼球。这是一种新型的现走代化可持续建筑,其外墙、内墙、采暖、照明、装修、装饰等均进行了特别的改进和改造,取
文章从安全培训、现场管理、责任追究、开展会战、文化氛围、工作作风、资金投入等方面,就如何搞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进行了论述。通过不断强化责任主体,保证煤矿的安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