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东科308玉米的特征特性,并全过程地阐述了该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及相关管理流程。
[关键词]新品种;栽培技术;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ngKe 308 corn, and describe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technology and related management process.
[Key words] new varieti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anagement
东科308(原代号并39)是由辽宁东亚种业最新育成的早熟抗旱、高产稳产、脱水快优质玉米新品种,2015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害深受农户认可,必将成为穆棱市玉米主栽品种之一。
1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成株叶片共16片,株高280cm,穗位高104cm,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20cm,穗粗4.8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7~42粒,百粒重33.5g。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 9.19%,粗脂肪3.02%,粗淀粉75.65%,容重755g/L。高抗茎腐病,中抗大、小斑病,灰斑病、穗腐病。生育日数118d左右,需≥1O℃活动积温 2350℃左右,子粒为半马齿型,黄色,品质优良,具有广阔的种植前景。
2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 ,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 (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茬口。耕翻整地深度20~23cm,翻耙结合,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及时起垄镇压,垄距 70cm。
2.2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肥效时间长,为丰产夯实基础。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5t,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根据该品种需肥特点和土壤化验结果进行配方施肥,每公顷用磷酸二铵225kg、硫酸锌15kg、硫酸钾50kg作底肥施入,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225kg。
2.3播种
播前精选种子,播种前5~7d选晴朗天气,将玉米种子摊薄,连续翻晒2~3d,当耕层5cm处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播种前1d用玉米种衣剂按药种比例1:(70~75)进行种子包衣,阴干后待播,垄上机械精量点播,播深3~5cm,播后镇压。公顷播种量20kg左右,保苗6.5~7万株/hm2左右。
2.4田间管理
2.4.1化学除草播后3~5d,公顷用 90%乙草胺1500~2250mL加75%噻吩22.5~30g,对水450kg喷雾,进行土壤封闭灭草。玉米苗后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 4%烟嘧黄隆1500ml加50%莠去津800~1000mL,对水300kg进行喷雾。
2.4.2苗期管理a.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 。补苗方法:补播种(浸种催芽后播种),移苗补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b.间苗定苗 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5叶定苗。c.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粘虫等 。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 (1:50)撒施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粘虫可用40%辛硫磷2kg加细土15kg制成毒土,撒施于玉米心叶内 。
2.4.3穗期管理a.科学排灌 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b.病虫害防治 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危害叶片、茎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发生玉米螟每公顷可用10% 安绿宝乳油250~300mL,对水喷雾防治。或放赤眼蜂卵卡进行防治,每公顷一般放30片左右。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每隔7d喷施一次,连喷2~3次。c.隔行去雄 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 1行或隔一株去 1株雄穗,全田去雄 1/2,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去雄方法 :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 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
2.5收获与贮藏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上中旬玉米全田果穗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子粒变硬(指甲不能掐入),显出该品种子粒色泽时进行收获。子粒含水量达到20% 时,进行脱粒贮藏。
[关键词]新品种;栽培技术;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ngKe 308 corn, and describe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technology and related management process.
[Key words] new varieti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anagement
东科308(原代号并39)是由辽宁东亚种业最新育成的早熟抗旱、高产稳产、脱水快优质玉米新品种,2015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害深受农户认可,必将成为穆棱市玉米主栽品种之一。
1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成株叶片共16片,株高280cm,穗位高104cm,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20cm,穗粗4.8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7~42粒,百粒重33.5g。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 9.19%,粗脂肪3.02%,粗淀粉75.65%,容重755g/L。高抗茎腐病,中抗大、小斑病,灰斑病、穗腐病。生育日数118d左右,需≥1O℃活动积温 2350℃左右,子粒为半马齿型,黄色,品质优良,具有广阔的种植前景。
2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 ,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 (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茬口。耕翻整地深度20~23cm,翻耙结合,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及时起垄镇压,垄距 70cm。
2.2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肥效时间长,为丰产夯实基础。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5t,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根据该品种需肥特点和土壤化验结果进行配方施肥,每公顷用磷酸二铵225kg、硫酸锌15kg、硫酸钾50kg作底肥施入,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225kg。
2.3播种
播前精选种子,播种前5~7d选晴朗天气,将玉米种子摊薄,连续翻晒2~3d,当耕层5cm处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播种前1d用玉米种衣剂按药种比例1:(70~75)进行种子包衣,阴干后待播,垄上机械精量点播,播深3~5cm,播后镇压。公顷播种量20kg左右,保苗6.5~7万株/hm2左右。
2.4田间管理
2.4.1化学除草播后3~5d,公顷用 90%乙草胺1500~2250mL加75%噻吩22.5~30g,对水450kg喷雾,进行土壤封闭灭草。玉米苗后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 4%烟嘧黄隆1500ml加50%莠去津800~1000mL,对水300kg进行喷雾。
2.4.2苗期管理a.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 。补苗方法:补播种(浸种催芽后播种),移苗补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b.间苗定苗 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5叶定苗。c.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粘虫等 。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 (1:50)撒施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粘虫可用40%辛硫磷2kg加细土15kg制成毒土,撒施于玉米心叶内 。
2.4.3穗期管理a.科学排灌 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b.病虫害防治 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危害叶片、茎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发生玉米螟每公顷可用10% 安绿宝乳油250~300mL,对水喷雾防治。或放赤眼蜂卵卡进行防治,每公顷一般放30片左右。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每隔7d喷施一次,连喷2~3次。c.隔行去雄 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 1行或隔一株去 1株雄穗,全田去雄 1/2,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去雄方法 :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 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
2.5收获与贮藏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上中旬玉米全田果穗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子粒变硬(指甲不能掐入),显出该品种子粒色泽时进行收获。子粒含水量达到20% 时,进行脱粒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