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图像放大原理与实现

来源 :神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中,cM(m,n)为M层时的小波系数,当M=0时,f(m,n)也是原始图像数据,而LLM+1(m,n)是M+1层的图像数据,是M层的图像数据cM(m,n)进行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分量数据,{LLM+1(m,n)}是{cM(m,n)}的概况,是{cM(m,n)}的缩略表示,与{cM(m,n)}在轮廓上是相似的,而{LHM+1(m,n)}为{cM(m,n)}进行小波分解后在x方向的概貌和在y方向的高频细节信息,{HLM+1(m,n)}为{cM(m,n)}进行小波分解后在y方向的概貌和在x方向的高频细节信息,{H
其他文献
现阶段,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社群营销模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本文阐释了自媒体时代的特征与粉丝到社群,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
关注并捕捉课堂生成点,常常使课堂充满灵气,富有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具有生成的意识,随机应变地实施教学,生成新的设计。生成从哪里产生呢?    一、生成在预设中产生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中蕴涵着教师的智慧。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