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激发评价意识、指导评价方法、调控评价过程、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自主评价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评价 引导策略
【中国分类法】:H09
【正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自主评价就是让学生以教材为载体,结合相关信息,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然后开展互相评价或自我评价,判断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他人或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反思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活动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评价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评价意识
小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是建立在教师有目的培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学习自主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再次尝试的欲望。在这方面,我主要运用三种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
1、激发内部动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 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会自主评价的好处,才会促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
初学自主评价,我先以一些学生为试点,鼓励他们模仿老师评价学生的口吻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让他们对自己的发言补充理由根据;再以点带面,组织学习小组开展互评或自评,教师以伙伴身分加入学生的学习中,以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评价。
2、创设和谐环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主动参与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适应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既回答了问题,又懂得怎样审视自己结论的对与错,学会反思。
3、鼓励自主评价。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当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应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的说教,用成功感作为催化剂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自主评价的意识,并逐步养成“好之”“乐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指导评价方法
要让学生正确参与评价,促进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方法的指导,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评价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1、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评价是让学生对他人或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评价时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口服心服。
2、一分为二,客观评价事物总是存在着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指导评价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客观地评判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缺点,对他人、对自己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在促进他人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调控评价过程
自主评价旨在引导学生依据理性要求,客观地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了保证自主评价能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要适时适度地做好调控工作。
1、及时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发言应及时引导同学们做出评价,教师则运用激励性语言引评,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造成学生失望倦怠情绪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在评价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把握课堂自主评价的一般策略。
2、延时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开放性话题或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后,我往往采用延时评价策略,通过调控,暂时延缓评价,使学生能在从容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诱发新颖而有意义的独特想法。教学中延时评价为不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时间,符合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分析综合的能力,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态度和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敢于表达。
1、会倾听。只有认真倾听各方面意见,才能增长鉴别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课堂上,当学生在做出评价时,教师应认真倾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发言的同学。当同学讲得好时,给予肯定,鼓掌表示赞扬;当同学讲得不好时,不要取笑别人,要学会分析原因,从中得到启发。
2、善思疑。疑在思后,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自己、对伙伴的表现、观点、方法等方面進行认真思考、提出质疑,学会反思、评价,主动发展自己。
3、敢表达。自主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但要使其真正有效地运行,还必须以学生的大胆表达为前提。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肯定自己,勇于说出自己探究事物的方法或理由,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当他们在发言中出现一些误解或偏离时,我都注意教导他们坦然面对自己不足之处,鞭策自我,完善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评价 引导策略
【中国分类法】:H09
【正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自主评价就是让学生以教材为载体,结合相关信息,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然后开展互相评价或自我评价,判断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他人或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反思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活动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评价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评价意识
小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是建立在教师有目的培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学习自主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再次尝试的欲望。在这方面,我主要运用三种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
1、激发内部动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 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会自主评价的好处,才会促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
初学自主评价,我先以一些学生为试点,鼓励他们模仿老师评价学生的口吻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让他们对自己的发言补充理由根据;再以点带面,组织学习小组开展互评或自评,教师以伙伴身分加入学生的学习中,以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评价。
2、创设和谐环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主动参与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适应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既回答了问题,又懂得怎样审视自己结论的对与错,学会反思。
3、鼓励自主评价。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当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应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的说教,用成功感作为催化剂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自主评价的意识,并逐步养成“好之”“乐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指导评价方法
要让学生正确参与评价,促进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方法的指导,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评价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1、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评价是让学生对他人或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评价时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口服心服。
2、一分为二,客观评价事物总是存在着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指导评价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客观地评判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缺点,对他人、对自己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在促进他人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调控评价过程
自主评价旨在引导学生依据理性要求,客观地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了保证自主评价能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要适时适度地做好调控工作。
1、及时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发言应及时引导同学们做出评价,教师则运用激励性语言引评,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造成学生失望倦怠情绪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在评价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把握课堂自主评价的一般策略。
2、延时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开放性话题或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后,我往往采用延时评价策略,通过调控,暂时延缓评价,使学生能在从容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诱发新颖而有意义的独特想法。教学中延时评价为不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时间,符合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分析综合的能力,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态度和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敢于表达。
1、会倾听。只有认真倾听各方面意见,才能增长鉴别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课堂上,当学生在做出评价时,教师应认真倾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发言的同学。当同学讲得好时,给予肯定,鼓掌表示赞扬;当同学讲得不好时,不要取笑别人,要学会分析原因,从中得到启发。
2、善思疑。疑在思后,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自己、对伙伴的表现、观点、方法等方面進行认真思考、提出质疑,学会反思、评价,主动发展自己。
3、敢表达。自主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但要使其真正有效地运行,还必须以学生的大胆表达为前提。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肯定自己,勇于说出自己探究事物的方法或理由,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当他们在发言中出现一些误解或偏离时,我都注意教导他们坦然面对自己不足之处,鞭策自我,完善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