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学习过程,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此数学学习要让学生经历缓慢的知识内化过程,让过程蕴含结果,让结果顺其自然生成。
  【关键词】挑战性 问题链 深度学习 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
  “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是吴正宪老师鲜明的数学教育主张,多年来吴正宪老师带领其团队一直致力于儿童数学教育的研究。吴老师指出,儿童数学教育要关注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关注儿童视角,要把握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关注儿童的需求;二是把握数学本质,研究数学规律,让儿童拥有数学视角与数学思维。在坚守儿童立场和把握数学本质的同时使儿童数学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培养他们的迁移和创新能力,促进儿童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勇于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开启儿童的深度学习
  如何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学生重复练习和教师反复讲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勇于去尝试,才能知道自己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路径是什么。自主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学习应该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有时甚至不知从何下手,但这正是学习的起点。突破一个又一个困难,体验一个又一个成功,积累一个又一个经验,正是学生解决新问题、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一般第一步会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二步出示标有数据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第三步提供方格纸让学生进行验证;第四步总结方法进行练习。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
  但仔细回想,这样的学习从一开始教师就按照自己的教学逻辑设计展开,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寻找未知,是以获得结论为目的的。学生顺着教师精心搭设的脚手架,一步步开始了“顺利”的学习之旅。这种学习缺少了独立思考和挑战,也就少了思考的力量,学生头脑中也就不会主动把知识和能力建立关联。
  史宁中教授曾说:“在小学阶段,我们至少要有一次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大一小两个平行四边形,问:“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怎么求呢?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每个小组的纸片形状各异。老师这还有很多工具,你需要什么可以来取;做的过程中,有什么新想法,就可以找我这个大朋友商量。”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稍做思考后纷纷来拿工具,有的要剪刀,有的要大长方形,有的要方格纸,还有的要胶带……
  在日常教学中,大都是教师提前给学生准备学具,他们按照教师预设的轨迹进行学习;而吴老师的课堂,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需要的学具,支持他们的个性化思考,同时也为展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提供可能。
  挑战需要勇气,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面对困难不气馁,反思失败的原因,重新审视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些远远超出了一个正确结论本身。我们要给学生掉进陷阱又能自己爬出来的机会。挑战需要思考,要在已有的经验中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和经验的关联,这正是学生自主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会学习的过程。在一个个的挑战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二、精心设计问题链的展开过程,推进儿童的深度学习
  问题是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重要手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切的核心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将其分解成子问题,形成问题链,把学习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出示了这样的“情境”:4个大学生共进晚餐,约定以“AA制”方式付费。一共花了97元。每人应付多少元?
  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进行解答,结果困难出来了:余下的1怎么办呢?学生的自主探索出现了困难,而核心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他们自主解决的问题就呼之欲出了。吴老师就顺势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于是出现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一些同学是这样解决的(如图1),吴老师引导学生把这样的方法与竖式的写法相结合,最后解决了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把核心问题分解成了以下问题:(1)1元分给4个人,每人多少元呢?(2)与竖式计算怎么结合呢?(3)计算结果是2425还是24.25呢?(4)如果没有元、角、分的帮助怎么思考呢?
  在这样的问题展开中,学生渐渐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和整数除法是一样的,也是细分单位,只是余下个位的1转化了10个 1 /10,余下的十分位的2转化为了20个1 /100。核心问题引发深度的思考,深度学习也就发生了。这样的学习不只是学习一节课,更是学习一类课,小数除法勾连整个除法,也勾连整个运算。
  通过对吴正宪老师课堂教学的分析,我们发现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理解,还强调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和技能迁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思维的结构化。
  三、注重勾连知识的结构化过程,完善儿童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打通了从“知识”到“素养”的通道,是瞄准学生核心素养、聚焦学科本质、关注学科关键问题、重视单元主题实施的学习。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中,我们一般以知识学习为目的,学习到的是零散的、孤立的知识。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是用少量主题实现对知识的深度覆盖,立足学生素养的达成,关注学生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深度学习的特点。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正是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特点。我们再来看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归一问题”时的教学场景。
  吴老师上课后出示问题情境:艺术节要到了,学校舞蹈队的孩子们需要表演,老师们决定在孩子们的衣服上钉上漂亮的珠子。4件衣服钉了24个珠子,12件衣服需要多少个珠子?在学生自主解决、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问题得到解决后,吴老师在黑板上摆放了四张数字卡片(如图2),然后请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思考这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快发现24个和4件与“?”个和12件的关系是相等的。吴老师追问能否换个角度再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关系。在吴老师的追问下,个别学生发现12和4有3倍的关系,所以“?”和24也应该是3倍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发现不仅竖着看有关系,横着看也有关系。不同的观察角度发现不同的关系,而解决问题就是要研究數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反思”不仅仅是对数据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对数量关系的再回顾,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扩展。
  吴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这节课吴老师带领学生解决了三个问题,12件衣服需要多少个珠子?买8个碗需要多少元?6小时行多少米?吴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回顾时,让学生感受到虽然解决的问题不同,但都是“老一”和“老多”的关系,在引领学生找到这一组题相同的结构后,吴老师继续引导学生用今天学习的“一”和“多”与以前学习的每份数、总数和份数建立联系,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打通一类知识。相信当学生遇到知多求一的问题时,会立刻启动头脑中的关联,解决新问题。同时吴老师又把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和今天学习的内容建立联系。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在“份”的基础上生长出的一串知识,这正是吴老师的结构化把握引发学生的结构化学习的结果。
  吴老师的课堂总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学习不是在重复的训练中掌握知识,而是把学习内容作为素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将知识进行结构化,使学生具有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兴起,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拓展阅读的方法指导以及有效评价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合理而灵活地运用“互联网 ”的课堂教学环境,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就能将数字化教育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关键词】数字化 教学技术 拓展阅读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时下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兴起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廣阔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S8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8-0006-03  有机酸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菌效果自古以来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其作用源自其具有可产生一种酸性进而不利于大多数致病菌进行生存和繁殖的环境。这就是有机酸的一种抑菌效果,因为细菌没有被直接杀死,但实际上是它们的功能受到了抑制,从而导致生长缓慢。  1 沙门氏菌  如图1所示,沙门氏菌感染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之
【摘要】关注儿童的语言实践,提升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营造生动而自由的“思维场”,唤醒言语自觉、伸展言语思维、触摸言语情感、发掘言语深度、生成言语智慧,从而助推儿童语文实践的深度生长。  【关键词】思维场 语文实践 情境化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最具有实际应用性的学科,语
2015年12月,一条醒目的新闻赢得了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请求将泔水(食物残渣、液体废物组成)喂猪被再次合法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碰巧发生英国——一个曾经因用泔水喂猪而引发了口蹄疫,最终导致全面禁止将泔水用作猪饲料原料的国家。这一请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历史上,猪是最古老的食物残渣回收站。九千年以前,在中国、安纳托利亚、湄公河,野猪首次突袭了人类遗留下的食物残渣(泔水),这开启了野猪被驯养的
许多有关幼龄动物饲料成分的论文都侧重于介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的话会非常有趣。在试图测量饲料原料的不可消化率并因此量化饲料中什么是幼龄动物不需要的营养时会发生什么呢?  饲料中难消化的原料对维持幼龄仔猪的生长和健康并没有什么贡献。  在评估饲料成分时,通常使用养分消化率作为饲料配方的质量和潜力。这些数值被发表在各种营养指南上,同时通常是研究项目的目标,以验证已公布的数据或揭示新的
2016年5月1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如火如荼召开期间,福州微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M2203会议室举行了“微猪科技信息系统及开放平台”推介会(图1)。  会议由福州微猪创始人之一、福建一春副总经理张佳主持(图2),福州微猪创始人之一、总经理黄福江先生详细介绍了我国首款新概念、新理念猪场生产管理软件——微猪开放平台(基于专业养猪场信息管理的系统——微猪科技)。来自养猪生产
【摘要】语文教什么,怎么教?首先要取决于文体本身。什么样的文体就决定了文本的教学价值。要从朗读训练、学生理解文本难易度以及表达形式上发现语言训练点出发,才能真正做到聚焦“语用”,而“语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体 语用 文本价值  近日,听一位骨干老师执教《蒲公英》,她激情满怀,“太阳公公说了什么”,“你们听懂了吗?除了黑黝黝的泥土,其他地方能去吗?”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兜圈子,课堂
摘 要:为了比较农业生产型林业中的木聚糖,使用木聚糖RmXyn10A的两种变体,只有源自海洋红嗜热盐菌的全长酶和催化模块,对硬木(桦木)木聚糖和谷物(黑麦)阿拉伯木聚糖进行水解。用含有水解产物的低聚木糖(XOS)作为碳源,培养4种精选的细菌菌种,结果显示了短乳杆菌DSMZ 1264和青春双歧杆菌ATCC 15703出现选择性生长。这两种菌株被证实可利用低聚木糖组分(DP 2 -5);而来自黑麦阿拉
随着市面上饲用植酸酶类酶制剂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植酸酶的特性多样性也在不断扩大。尽管植酸酶在正在研究与开发的产品中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上述特性上的多样性使得直接进行性能的比较变得非常困难。这一挑战在对超剂量使用植酸酶的效果进行评估时将变得更加艰难,超剂量使用会把植酸酶的剂量按标准剂量的3~4倍添加,以便达到消除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的目的。  1 植酸酶固有的热稳定性  因此,在超剂量使用植酸酶时
【摘要】观察指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是写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觀察力不是先天决定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获得。但观察力的训练课程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观察动机的激发,给予学生观察实践强有力的支持,重视学生观察效果的激励强化。只有这样,观察才会真正发生。  【关键词】观察 学生 学习  2020年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的肆虐,疫情在华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