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關键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作者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为辅,对湖北省英山县部分农村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并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技能、表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16-0004-03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1]可见国家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视,尤其是对农村教师的重视。其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师作为教育的首要实施者和传播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因此,调查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对湖北省英山县农村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借以了解农村中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的信息能力;分析他们现有的信息能力与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信息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本次调查以英山县4所农村中学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各个学校随机抽查,问卷共发放78份,回收76份,有效问卷75份。另外还采用了个别访谈法了解学校硬件设施及网络的基本情况,教师的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能力等。
  
   二、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基本操作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资源处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综合应用能力。[2]本次调查主要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表现、已有的培训情况和教学需求几个方面展开。
   1.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从上机时间和上网目的来看:有67%的教师每周上网1小时左右,2小时以上的只占16%。被调查者中,51%的人借助上网来查找资料,21%的人玩游戏,4%的下载资料,还有浏览网页和聊天的就更少了。这些数据表明:学科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的热情还不是很高,但他们认识到了借助互联网查找资源的方便快捷。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的很少,说明学科教师在借助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方面做得还不够,他们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转变过来,没能充分利用信息社会给教学带来的资源共享优势。
  从教学动机调查结果来看(如图1),由于需要参加教学竞赛或优秀课评比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占到最多,学校组织要求的也不在少数,这种非自愿、迫于工作而不得不采用信息技术的因子超过了0.5。而真正因为个人兴趣和教学需要的只占到40%,虽然这个比重也不小,但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真正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过来,从工作、社会的被迫转化为一种自我需要、自我实现和个人兴趣的提升,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自觉行为。
   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态度上看,有39%的教师敢于大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33%的教师要求先学习,掌握了才会拿到课堂上去用,24%的教师认为要尽量少用,他们的理由是应用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过程变复杂了,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需要提前做课件、找资源,这比传统的纯黑板教学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还有4%的教师对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畏惧情绪,由于自身技能的缘故,怕影响教学效果,这部分教师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缺乏终生学习的理念。尽管如此,热衷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还是占大多数,这点足以证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度很高。
   2. 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从教师所掌握的教学软件来看,会使用Word、Excel基本办公软件的高达80%,会用PPT做课件的占到51%,而会使用Photoshop、Flash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只有20%左右,这组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基本的教学办公技能,而在多媒体资源方面还需要加强。只有对多媒体资源的制作和获取都熟悉了,才能更好地将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对教师所掌握的教学软件进行调查的同时,笔者对哪个软件更能激发教师的兴趣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文字编辑Word软件的使用,感兴趣的只占到28%,而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占到了53%,这说明图像、动画这种能激发人们兴趣的软件更受广大教育者的欢迎。虽然教师对制作图像、动画的热情很高,但对Photoshop和Flash的掌握程度却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进行学习,积极参加培训。
  从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来源来看,自学的F值高达0.53,其次是通过社会培训班学来的占0.27、再依次是通过课堂教学(0.12)、上网(0.11),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是通过自学获取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知识很难做到全部通过培训来获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我摸索提升。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学中的表现
  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每节课都用的占3.9%,能做到几乎每节课都用的教师,他们能够把信息技术视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经常用的占32.9%,说明在这部分教师看来,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能起到支持作用。很少用的占49.5%,这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补充。从来不用的占6.6%,这部分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能够做到经常用的还是不多,近50%的人都很少用。这说明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的能力还有待培训、提高。
  从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来看,有59%的教师习惯从书刊、杂志、报纸上获取教学相关资料,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的占到53%,从广播电视上获取资源的有31%,从软件光盘上获取资源的有11%。这些数据表明使用互联网查找教学相关资源还是很受欢迎的,从书刊杂志上获取教学资源依然是主流,由于大部分教师受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和相关学科教学经验的限制,难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信息社会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已经能够满足人们教学资源的需要,但是人们一贯获取资源的方式向这种新型方式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书本上的资源也有它存在的价值。调查发现,教师从书刊杂志和互联网获取资源的比重都超过了半数,说明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从教师信息意识水平的调查与分析来看,教师在学校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为(如图2):课堂教学占61%,备课写教案占41%,制作课件占32%,写教研论文占25%,消遣娱乐占21%。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还是辅助教学,这说明他们都有着积极的信息意识与教学态度。
   三、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此次调查发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还是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水平不高;其次是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城乡差距大,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少数教师的信息意识水平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提高信息意识,转变教学观念
  虽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很高,但依然存在少数教师的思想观念还未转变过来的现象。他们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只不过是换种方式,作用不大,而且加重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他们没有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利处:采用互联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可以更方便地处理教学信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实现教学内容的可重复学习、教学效率的提高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即教育信息能力。
  在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就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此之后,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源源不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2.加强培训,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在展开培训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个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已有的培训情况、学校硬件条件、教学需求等。
  《纲要》中也提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工作的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1]从英山县四所中学教师的培训现状来看,有44.7%的教师每年参加一次培训,每学期参加一次的占到10.5%,从未参加过的占5.3%。这个数据表明,农村中学会定期组织培训,但培训的频率不够高。培训方式上,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学校的校本培训居多,说明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很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为了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教学需求相匹配,培训工作才能有效展开。调查发现:有44.7%的教师认为学校今后应多举行常用软件使用方面的培训,23.7%的教师认为应加强网络应用知识的培训,只有5.3%的教师认为需要加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培训。为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工作应分层次开展。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常用软件的学习与使用、资源的利用及其设计制作、网络应用基础知识、硬件操作等。即办公软件、演示文稿、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在学习应用软件的同时,还应该通过教学实训来锻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讲授水平。同时,学校应定期举办优秀课评比、课件大赛之类的活动,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3.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资源共享
  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地区硬件条件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使得农村信息化教育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教学效果也相对落后。对于这个问题,《纲要》中提到:“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1]在國家对农村教育资助的同时,各学校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允许出现设备闲置的现象,要真正做到投有所用,物有所值。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尽早步入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http://www.gov.cn/jrzg /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
  [2]闫英琪,黄兰芳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6).
  (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面对挑战重重的企业信息化现况,宏碁近日推出了全新的旗艦商务超极本产品TravelMate P645,它既有稳固而强劲的性能,又具备卓越的便携特色,是新一代商务超极本的典范之作。  攻防兼备,为大数据处理保驾护航  面对大数据的挑战,新一代商务超极本既要性能强劲、运算迅速,又要安全稳固,确保数据安全,在如此纤薄的机器中要做到“攻防兼备”,一点也不容易。宏碁TravelMate P645采用了比上代产
我是一只“小电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瓶车。  我的主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全职妈妈。她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六年级,另一个上初中。周一到周五,主人只是骑着我去菜场买菜。双休日时,我就变得非常忙碌:主人既要骑着我接送小主人去上课,又要买菜,还要赶回来辅导两位小主人写作业。  主人非常爱护我,从不让我淋雨,也不让我晒太阳,更别说让我受伤了——只要我沾上一点点灰尘,她就会细心地为我抹净。有一次,有人不
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经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已经朝数字校园的更高水平发展。作为教育水平全国领先的市区,杭州在推进普教信息化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以“校校通”、“班班通”为代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基本实现。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杭州市教委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随着
摘 要:多媒体引入中小学教学,给基础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对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挥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但由于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上的偏颇,有时候便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为此,中小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应该遵循适时、适事、适度的原则。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多媒体应用;适时;适事;适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0-0045-02  
摘 要: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素养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苏州教师网络培训情况的调研,分析了其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及培训管理等方面特点,探讨了网络培训对苏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影响,希望推动苏州教师网络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师培训;网络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56-05  一、研究背
2013年3月是华为人值得记住的日子。华为取得了国产服务器的历史性突破,2013Q1发货量中国第三,第一次在中国区进入了前三,首超惠普。华为IT产品线服务器领域总经理邱隆说:“从今天起我希望华为服务器不需要再讲是国产品牌第一,只讲在中国是TOP3、TOP2、TOP1,在全球是TOP几。”  华为以领先的技术为实现服务器真正国产化做支撑,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做安全保障,从芯片到IO加速,再到具有前瞻
摘 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科技活动课程实施的情况很不理想,为切实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以学习理论和意行思学习活动模型为依据,提出课程支撑系统的4个环节,并做详细设计。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支撑系统;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4-0028-03    一、《科技活动》课程支撑系统的设计依据  1.学习理论的
摘要:近年来,电子白板凭借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正逐渐深入到教学应用的各个方面。文章尝试将电子白板运用到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中。作者以SCLEs和ASSURE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培训模式,通过行动研究法对模式进行应用、完善并检验了培训效果,不仅促进了传统培训模式的转变,而且扩展了电子白板研究和应用的视角。  关键词:电子白板;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
摘 要: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已基本建立,本文以全部95门课程为样本,从网站共享情况和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两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国家精品课程的影响力和示范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调查分析;微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变革,也促动了教育研修等方式的创新。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协作研修制度,旨在保障网络研修效益最大化,它为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等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研修方式的创新、研修途径的进一步拓宽、园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网络研修;制度;实践;学习共同体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