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CBI理论对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CBI理论
1引言
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里最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受众面大,影响面广,尤其是在实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大学英语更是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学术生涯,甚至是就业前途和人生道路。然而,就是这样一门理应受到重视的课程, 现在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英语学习出现普遍的懈怠和迷茫,大学英语学分受到普遍的压缩。这究竟是为什么?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大学新生英语水平提高
1985年5月国家教委组织了一个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的全国规模的中学英语调查。调查的对象涉及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和中南六个大区15个省市的104所重点中学,35所普通中学,57080名学生和1614名教师。结果发现: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高三学生掌握的平均词汇量分别为1850个和1406个。
黄建滨等(2004)对杭州地区2003年秋季入校的部分高校的914名新生进行了词汇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商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共406个学生)词汇量为4844个, 浙江大学(共508个学生)词汇量为6246个,平均为5545个词。而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全国大学生应达到的“一般要求”即原来基础阶段的四级要求相关内容是: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这表明大学新生的词汇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根据上海8个区2009年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中的质量抽查试卷的分析和对比,除了听力稍微容易些,阅读和写作与大学英语四级试卷难度相当, 而翻译难度已高于后者。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在越来越多的高中完成,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如果还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去帮助他们打语言基础,势必会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懈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专业,对于达到一般要求的听说读写水平,初步具备了用英语汲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把有限的教学资源还用在打基础上,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
2.2教材内容不能吸引学生
董亚芬教授一直要呼吁要“重视教材的育人功效”,突出“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思性”。刘继华等认为“ 外语教材的编写,除了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编写教材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选取富于人文精神内涵的材料。”因此我国的大学英语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人文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
但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出国继续深造,有的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一个好工作,有的是纯粹对英语的兴趣,还有的根本就不想学。
因此,在今天学生的工具型动机非常多样的情况下,仍然一味地强调教材的人文性、趣味性和可思性,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求,忽视社会需要,只会让学生对大学英语更没有兴趣。那么,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能吸引他们,同时又能促进其语言学习呢?
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通过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CBI理论的核心是: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来进行,将外语学习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率往往会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当学生的注意力在内容上,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知识,这时的学习状态最接近母语学习,因此效率也就最高。刘润清(1999)也认为:外语教材在初期是100%的语言信息,0%的百科知识信息,到了高级阶段,是10%-20%的语言信息,80%的百科信息。 因此,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语言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在内容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这些附带习得的语言与学生学习和需求相关——这些都是成功的语言学习所必需的重要条件。Richards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CBI理论
1引言
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里最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受众面大,影响面广,尤其是在实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大学英语更是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学术生涯,甚至是就业前途和人生道路。然而,就是这样一门理应受到重视的课程, 现在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英语学习出现普遍的懈怠和迷茫,大学英语学分受到普遍的压缩。这究竟是为什么?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大学新生英语水平提高
1985年5月国家教委组织了一个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的全国规模的中学英语调查。调查的对象涉及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和中南六个大区15个省市的104所重点中学,35所普通中学,57080名学生和1614名教师。结果发现: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高三学生掌握的平均词汇量分别为1850个和1406个。
黄建滨等(2004)对杭州地区2003年秋季入校的部分高校的914名新生进行了词汇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商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共406个学生)词汇量为4844个, 浙江大学(共508个学生)词汇量为6246个,平均为5545个词。而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全国大学生应达到的“一般要求”即原来基础阶段的四级要求相关内容是: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这表明大学新生的词汇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根据上海8个区2009年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中的质量抽查试卷的分析和对比,除了听力稍微容易些,阅读和写作与大学英语四级试卷难度相当, 而翻译难度已高于后者。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在越来越多的高中完成,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如果还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去帮助他们打语言基础,势必会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懈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专业,对于达到一般要求的听说读写水平,初步具备了用英语汲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把有限的教学资源还用在打基础上,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
2.2教材内容不能吸引学生
董亚芬教授一直要呼吁要“重视教材的育人功效”,突出“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思性”。刘继华等认为“ 外语教材的编写,除了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编写教材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选取富于人文精神内涵的材料。”因此我国的大学英语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人文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
但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出国继续深造,有的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一个好工作,有的是纯粹对英语的兴趣,还有的根本就不想学。
因此,在今天学生的工具型动机非常多样的情况下,仍然一味地强调教材的人文性、趣味性和可思性,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求,忽视社会需要,只会让学生对大学英语更没有兴趣。那么,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能吸引他们,同时又能促进其语言学习呢?
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通过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CBI理论的核心是: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来进行,将外语学习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率往往会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当学生的注意力在内容上,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知识,这时的学习状态最接近母语学习,因此效率也就最高。刘润清(1999)也认为:外语教材在初期是100%的语言信息,0%的百科知识信息,到了高级阶段,是10%-20%的语言信息,80%的百科信息。 因此,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语言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在内容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这些附带习得的语言与学生学习和需求相关——这些都是成功的语言学习所必需的重要条件。Rich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