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所本”与“援道入儒”——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解读

来源 :知与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荀子思想研究人员把清代视作荀学复兴的年代. 现代经学大师蒙文通曾对荀子思想进行了讨论. 通过对荀子心性论和孟子心性论的对比,他认为荀子所言之心和孟子所言之心并非一物,所以其人性论观点相悖,一曰性善一曰性恶. 此外,荀子心性论还显示了引老入儒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虚无主义. 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的心性论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修养方式也各有侧重,描绘了不同的本体论预设下道德修养的不同进路. 具体而言,二人的立足点其实都是通过构建价值世界论证生活世界的意义. 不同的是荀子更侧重于外向实践的主张,客
其他文献
2015年7月1日《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建立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应体制机制,为中央及省域的安全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地处中国
审图要点分析是房地产开放控制进行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房地产开放公司未来的发展。本文项目修建规划在房地产公司的地位,从市政、园林等方面分析了规划审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清代前期,一部分学者试图跳出传统礼经学的诠释范畴,企求从“礼时为大”的诠释理念出发,在《仪礼》与民间礼俗之间达成一种契合,努力沟通礼经与历代民俗礼制之间的密切关联,发掘民
<正>李静、董宏钰在《学术交流》2016年第12期撰文指出,苏轼一生身行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海角天隅,所到之处,不但能于文坛留下千载流传之佳话,且多能游心佛老,驰于方外,体
期刊
郑秋月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3期撰文指出,20世纪20年代是东西方皆面临“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学衡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以反思现代性、重新审视中西文化为己任的学术派别。作为“学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和《学衡》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柳诒徵在此阵地中秉持“学衡派”“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术宗旨,不反对西方文化,并赞同会通世界文化之精华,但反对过度侮毁和否定以孔子为代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党的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它对当前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做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