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行政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Ma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郑州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改革政策和各项改革要求,聚焦事业单位改革重点,围绕依法行政和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谋思路、定举措,稳扎稳打,真改实改,统筹推进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持续提高治理效能,促进全市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人格特质特征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62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版、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于出院前1日分别测量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症状,外向性、神经质或情绪、精神病性、人格稳定性,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有37.0%存在抑郁症状,40.2%存在焦虑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向性得分与抑郁(β=-0.492,P&l
积极有序的农民参与是农村环境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然而,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中“政府失灵”问题、市场化治理碎片化问题以及农民主体作用被忽视问题的存
要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由管控型政府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因为服务型政府是企业与民众的“服务员”、公正环境的创造者、利益冲突的公正裁决者。法治化是服务型政府发展经济、加强民主和维护安全的内在需要,唯有服务型政府法治化,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有限政府和依法行政的理念,建设新型智库来指引法治化建设,完善地方立法体系、推进政府依法治理、严密治理监督体系是服务型政府法治化选择的重要路径。
从1982年到2018年,机构改革基本上每5年1次,党中央机构改革5次,国务院机构改革8次.1982年机构改革主要以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效率,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和推进干部年轻化为目标;
期刊
机构编制工作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1950年3月,中央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正式设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迁,经历了与人事部门的分分合合,一路改革发展,一路风雨兼程。一代代机构编制工作者勤恳敬业、忠诚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发展壮大,进行了坚苦卓绝的奋斗,多次经历机构改革,为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体制机制保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E)是一种发生在儿童及成人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胃肠道内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EOS)浸润。虽然EGE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随着其他变应性疾病的流行,报告的病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报道在美国三级转诊中心确诊的EGE病例数量也正在增加[1-2],国内目前无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自党史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郑州市惠济区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党史教育部署要求,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四个到位”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一、动员部署到位,确保全员覆盖。及时组织召开区委编办全体人员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认真领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进行思想动员,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制定学习目标和阶段性学习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坚持全
栉风沐雨,百年风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回望风雨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在全国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拼搏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在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与此同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已经圆满收官,“十四五”正在全面启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开创了历史性新局面。
新时代国家审计的实践发展亟需国家审计的理论创新。但是,与国家审计的实践发展相比,国家审计的理论发展严重滞后,几乎没有凸显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作用。国家审计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于国家审计实践需要,以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突破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之囿,跨越会计理论的局限,从政治学提供的独特观察视角、概念范畴体系和科学研究方法出发,并结合国家审计历史发展与理论逻辑,重新认识审计现象和审计规律,基于实践和学科的双重合力,推动国家审计基本理论创新。
2019年8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领导体制和机构编制工作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监督问责等方面,对党管机构编制进行了制度性安排,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全面贯彻执行《条例》精神,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切实发挥机构编制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作用,高质量做好新时代的机构编制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