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育观点认为,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要善于调动初中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全面发展。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初中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二、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明示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
  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從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
  总之,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初级中学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这些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思维定会有所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宣化县赵川中学
其他文献
以民间法为规范依据的新式婚姻一度在香港广泛流行。为了尽量避免因新式婚姻有效性问题而生的纠纷,以及在此类纠纷发生之时合理地解决纠纷,香港基于对民间法“势力”大小及其
那个晚上,我独自在小书房里忙碌着。电灯发出的光透过纱窗,和黑夜中的星星跳起舞来。困意一阵阵向我袭来,可我一想到明天的母亲节——那向妈妈表达爱的日子,就又一下子精神起来。  我要为妈妈准备一件礼物。准备什么呢?一支笔?一朵花?那能用钱买来的东西,好像并不珍贵,怎能体现出我对妈妈浓浓的爱?最终,我决定在纸盘上画一幅画,一幅独一无二的画!  我拿出一个小纸盘,开始精心绘制。我画了一个梳着辫子的小姑娘,那
这是青蛙比赛的游戏。每个玩家拿一只纸青蛙,看看谁能让它先跳到终点或者水池里。  小帮手  ●薄纸板  ●2米长的线绳  ●描图纸  ●铅笔、剪刀和颜料  ●另一张纸板,用来做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