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瘤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ct_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EEEA)切除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42例行EEEA切除侵袭性垂体瘤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全切36例(85.7%),次全切除5例(11.9%),大部切除1例(2.4%).其中,Knosp 3级12例,全切11例,Knosp4级11例,全切9例;Hardy C级5例,全切5例,HardyD级16例,全切14例,HardyE级14例,全切10例.脑脊液鼻漏共计发生2例(4.8%),一过性尿崩10例(23.8%),一过性垂体功能低下13例(30.9%),鼻腔出血1例(2.4%),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或明显好转,无1例死亡.视力视野损害、头痛头昏均明显改善,功能性腺瘤生物学治愈率达85.7%.结论: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可以对包括鞍区、鞍上区域等很多腹侧颅底中线区域病变进行手术治疗,其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肺癌术后胸水乳糜阳性自动预警模型并评价其预警效能.方法:纳入2018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拟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700例,收集一般资料、术后生理相关指标、胸水引流情况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术后胸水乳糜试验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决策树模型,并通过Medcalc软件比较三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
锌指蛋白(ZFPs)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具有广泛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参与DNA的识别修复、RNA包装、信号传导、转录调控等重要进程.多种ZFPs已被证实在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ZFPs具有多种转录调控模式,不同的转录调控模式对于下游基因表达的启动和激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就ZFPs在肿瘤细胞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对肿瘤细胞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