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知道自己吃到几分饱?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栏目欢迎各位读者参与,互动话题请发至17852934@qq.com,我们将尽力为您解答。
  问:人们常说,要想不给肠胃增加负担,不长胖,吃饭要吃到七成饱。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那怎么判断自己有几分饱呢?
  答:七分饱,就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如果在这个量停下进食,人既不会提前饥饿,也不容易肥胖。但是,大部分人经常会把胃里感觉满的八成饱当成最低标准,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觉得胀的九成飽。这样,如果餐后没有足够的运动,必然就容易发胖。再低于六分饱程度的话,就不能叫做“饱”了,因为饥饿感还没有消除,温饱都成问题。
  我们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细致感受过自己的饱感。如果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对食物的热情,吃的时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慢慢就能体会到这些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成饱的点,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预防饮食过量。
  如果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谈生意,边吃边上网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完)
  奇葩证明说明了什么?
  问:有媒体报道,深圳市民郭先生,在为女儿办医保卡时,被要求“证明你女儿是你女儿”。而泉州的张大爷,欲领异地社保,被要求证明自己还活着。李总理也痛斥某些政府部门“证明你妈是你妈”!奇葩证明不断,仅仅是因为办事机构不作为吗?
  答:有些办事机构思想僵化死板,没有从实际出发,让老百姓办事难上难,在组织机构、办事程序、技术手段上大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完)
  游客素质何时提高?
  问:看央视新闻报道,五一假日期间,游客在北海银滩留下了165吨垃圾,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而且这些垃圾埋在沙滩里,处理起来也相当困难,现在宣传要文明环保出游,为什么还是这样呢?165吨垃圾,真是天文数字,让人痛心啊。
  答:游客素质有待提高,但如果管理到位也不至于如此,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垃圾污染海滩。(完)
其他文献
近期,美国《食品科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一把花生可显著提高肠道益生菌。  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戴巴布拉塔·毕斯瓦斯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这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一把花生,或者吃50克用去皮花生仁碾成的花生粉,可显著刺激人体内凯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益生菌的增加意味着身体能够更有效地抗击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侵害,进而降低食物中毒危险。不过,科学家还发现,花生皮(花生衣)对益生菌起到
紫金是粤东北的山区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唤醒了紫金人民,他们为革命敢于率先举义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0年冬,紫金人刘尔崧参加了广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春,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刘尔崧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1923年8月,中共紫金县小组在天后宫成立,组长赖炎光,党员有钟灵、刘乃宏,隶属广东支部,刘尔崧为直接领导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