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人格、发言权,师生的课堂。
关键词:尊重;师生关系;和谐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所谓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道尊严自古以来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当然,尊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尊师重教是非常之必要的,但同时我们有时过分地强调老师的威严,认为老师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老师高高在上,导致学生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而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不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拓宽了,他们的知识丰富了,而且由于当今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的溺爱,使他们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敏感脆弱了,也变得多愁善感了。这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多了解,多引导,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要遵循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才能得到有效发展。由于当前的种种原因,应试教育依然是现在的选拔体系,分数依然是悬在师生头上的一把利剑,一切都是围绕着分数在转,学习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就往往被认为是差生。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片面认识,学生个体肯定存在着很多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学习成绩只是衡量学生某一方面的情况,并没办法代表全部,作为教师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不会自暴自弃,依然保持乐观的学习信念。
我带过的一个学生,人非常聪明,球打得很好,甚至有时还有出场费,可就是不太想学习,学业成绩一直很不理想。放学后,我经常和他一起打篮球,通过多次的交谈,我了解到姚明一直是他崇拜的对象,于是就跟他聊起了姚明,聊起了姚明的成功,让他知道姚明的成功在于他的球技、天赋,更在于他的智慧,他的努力,让他知道想把篮球玩好,学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后来,我发现他慢慢地在改变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在中考时取得不错的成绩,考入了一所较好的高中。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遇到那些不思奋进、自暴自弃的学生,我们也总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慨。学生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较大问题时,可能很多老师第一反应就是义正词严地去批评他、教育他,恨不能让他立即幡然醒悟,但往往收效甚微。我觉得这时候更需要的是我们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所出现的问题,而且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愿意跟你交流,也才能帮他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这些问题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应该对他提出适当的目标,这样他才有方向,不至于迷失。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让他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教训的教育。
三、尊重学生的发言权
俗话说,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在碰到有问题的学生,我们总是很心疼,在碰到经常犯错误,特别是经常犯同种错误的学生,我们往往会停留在以前的思维定式中,总是认为这次肯定又是他的错,往往不假思索地就对他一通劈头盖脸的批评教育,而且还会翻起旧账。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即便真的是他错了,作为孩子,自制力比较差,重复犯错的可能性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反复抓,抓反复,揭伤疤根本于事无补,只能让他再疼一次而已,弄不好还有后遗症。如果这次问题不在他身上,那么他将会多么憋屈,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多么大的伤害?一旦他因此而破罐子破摔,那么我们之前的教育就付诸东流了。我想,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教育之前,我们一定得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因势利导,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四、尊重师生的课堂
尊重课堂?可能有的人会感到诧异。没错!课堂是教学的载体,尊师重教的一个首要表现就是尊重课堂。尊重课堂指的是尊重课堂的纪律,不仅学生要遵守,老师更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有时,我们很微小的一个举动,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记得我上大学时,系主任在一堂课上的举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在我们系主任曾老师上的一堂专业课上,当老师讲得激情飞扬的时候,曾老师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课堂,他连看都没看就把电话摁掉继续上课。这给我的感触良多,一个系主任都如此尽责地对待他的课堂,他把课堂看得如此重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听课呢?从此以后上他的每节课我都很自觉认真地听讲。这对我的教学生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一个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的环节,容不得干扰和破坏。于是,在教育教学中,我学会了以身作则。
总之,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应该从“师道尊严”的理念中解放出来,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可能跟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最后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李莹莹.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现代教育:教育版,2012(02).
Respect,let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more Harmonious
Zeng Guoxiong
Abstract: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premise of respect,respect personality,the personality of students,the right to speak,the class.
Key words:respe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harmonious
編辑 薛直艳
关键词:尊重;师生关系;和谐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所谓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道尊严自古以来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当然,尊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尊师重教是非常之必要的,但同时我们有时过分地强调老师的威严,认为老师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老师高高在上,导致学生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而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不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拓宽了,他们的知识丰富了,而且由于当今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的溺爱,使他们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敏感脆弱了,也变得多愁善感了。这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多了解,多引导,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要遵循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才能得到有效发展。由于当前的种种原因,应试教育依然是现在的选拔体系,分数依然是悬在师生头上的一把利剑,一切都是围绕着分数在转,学习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就往往被认为是差生。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片面认识,学生个体肯定存在着很多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学习成绩只是衡量学生某一方面的情况,并没办法代表全部,作为教师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不会自暴自弃,依然保持乐观的学习信念。
我带过的一个学生,人非常聪明,球打得很好,甚至有时还有出场费,可就是不太想学习,学业成绩一直很不理想。放学后,我经常和他一起打篮球,通过多次的交谈,我了解到姚明一直是他崇拜的对象,于是就跟他聊起了姚明,聊起了姚明的成功,让他知道姚明的成功在于他的球技、天赋,更在于他的智慧,他的努力,让他知道想把篮球玩好,学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后来,我发现他慢慢地在改变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在中考时取得不错的成绩,考入了一所较好的高中。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遇到那些不思奋进、自暴自弃的学生,我们也总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慨。学生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较大问题时,可能很多老师第一反应就是义正词严地去批评他、教育他,恨不能让他立即幡然醒悟,但往往收效甚微。我觉得这时候更需要的是我们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所出现的问题,而且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愿意跟你交流,也才能帮他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这些问题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应该对他提出适当的目标,这样他才有方向,不至于迷失。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让他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教训的教育。
三、尊重学生的发言权
俗话说,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在碰到有问题的学生,我们总是很心疼,在碰到经常犯错误,特别是经常犯同种错误的学生,我们往往会停留在以前的思维定式中,总是认为这次肯定又是他的错,往往不假思索地就对他一通劈头盖脸的批评教育,而且还会翻起旧账。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即便真的是他错了,作为孩子,自制力比较差,重复犯错的可能性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反复抓,抓反复,揭伤疤根本于事无补,只能让他再疼一次而已,弄不好还有后遗症。如果这次问题不在他身上,那么他将会多么憋屈,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多么大的伤害?一旦他因此而破罐子破摔,那么我们之前的教育就付诸东流了。我想,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教育之前,我们一定得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因势利导,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四、尊重师生的课堂
尊重课堂?可能有的人会感到诧异。没错!课堂是教学的载体,尊师重教的一个首要表现就是尊重课堂。尊重课堂指的是尊重课堂的纪律,不仅学生要遵守,老师更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有时,我们很微小的一个举动,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记得我上大学时,系主任在一堂课上的举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在我们系主任曾老师上的一堂专业课上,当老师讲得激情飞扬的时候,曾老师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课堂,他连看都没看就把电话摁掉继续上课。这给我的感触良多,一个系主任都如此尽责地对待他的课堂,他把课堂看得如此重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听课呢?从此以后上他的每节课我都很自觉认真地听讲。这对我的教学生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一个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的环节,容不得干扰和破坏。于是,在教育教学中,我学会了以身作则。
总之,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应该从“师道尊严”的理念中解放出来,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可能跟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最后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李莹莹.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现代教育:教育版,2012(02).
Respect,let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more Harmonious
Zeng Guoxiong
Abstract: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premise of respect,respect personality,the personality of students,the right to speak,the class.
Key words:respe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harmonious
編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