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捷,为电动自行车而战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看到倪捷,发现他是一个笑眯眯,而且语带幽默的人。这很难和在媒体的上看到的那个科技发明者和行业维权斗士的形象联系起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不显山露水的快乐中年人,却在电动车行业之中,拥有30万从业人员、3000万用户。
  2006年的10月,“2006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中,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捷被提名,并且进入前50名候选人之列,主办方陈述的提名理由是:
  “对电动车产业执着不变的追求,与各种制约电动车产业发展,限制、禁止电动车上路的力量不懈抗争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
  而倪捷当选为2005年度“风云浙商”的理由也大同小异:
  “他是‘绿色交通’的倡议者,为获得电动自行车的生存空间不懈抗争;他是城市‘以人为本’理念的吹鼓手,以他的电动自行车和城市管理体制艰难赛跑。”
  从1997年春节前首批20辆电动自行车试制成功到2005年年销售20万辆,再到2006年的30万辆,倪捷一手创办的绿源,逐步地上升到了电动车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在浙江省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绿源的新厂区占地120亩,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辆。
  
  万事开头难
  
  1978年,年仅17岁的浙江金华人倪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1983年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科大攻读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后进入宁波大学任教。
  倪捷一直是个思维活跃的人。影响更多的人的癖好在他大学期间就开始凸显。他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是,在读研期间,他就创办了一份铅印学生刊物《科大研究生》,他任副主编,并因经常刊发著名学者的新锐观点而名噪一时。2006年的冬天,当他在北京和一群学者谈起20多年前的相互错过时,唏嘘不已。
  
  1980年代中后期方兴未艾的商品经济大潮,使工科出身的倪捷无心安守象牙塔。1989年,他和同样拥有工学硕士学位的夫人双双放弃令人羡慕的大学教师职业,投身实业,先是去亲戚的工厂担任技术员和车间主任,在工厂一呆就是6年。1995年,工厂吸引了一家海外风险投资公司加入,期间倪捷学到了很多领先的投资理念。
  1996年,倪捷决定离开工厂,进入以新项目、新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型企业——浙江省金华市金信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职务。
  第二年,倪捷看中了电动车项目,他说服了投资者,以项目组的形式开始了电动自行车的产业试验。“万事开头难”,因为没有先例,没有技术支持,绿源电动车公司于1997年起步之初创业维艰。至2000年,累计亏损超过200多万元。原来的投资者无奈地宣布放弃,而倔强的倪捷和创业团队一起,东挪西借,举债购买全部股份,归还了原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开始了他们艰辛而又精彩的电动车冒险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倪捷就有意识地在公共领域里寻求事业发展的资源。
  
  行业的领跑者
  
  1997年8月,倪捷代表刚成立的“绿源”参加在无锡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会上他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业内人士,大家怀抱着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必胜的信念,共同宣传健康概念,共同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
  正是在倪捷的牵头努力下,电动车在浙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并且获得了省委领导的支持。1998年,浙江省公安厅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对电动车按非机动车管理的省级规范性文件,绿源成为首个上目录品牌。
  与此同时,倪捷还以专家的身份参与了首个国家级电动车标准的制定。1998年,绿源承办了“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的定稿会议。这个国家标准,从技术的角度推动了电动车的合法化。
  1999年初,绿源电动车在杭州市场因蓄电池的质量问题面临困境,刚刚打开的市场遭受严重打击,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倪捷认识到,电动车产品没有蓄电池行业的通力协作将举步维艰,为此,他虚心向电池领域的专家拜师学习,积极试验,还撰写了两篇学术论文,提出解决蓄电池问题的系统思路,并在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刊物《蓄电池》上公开发表,文章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2000年4月,对电动车发展至关重要的《电动车专用电池技术标准》首次会议在金华召开。当时绿源的基础还很单薄,人手不足50,月销售不到200辆,月销售额大约只有40万。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绿源仍然独家资助了这次重要的技术会议。
  倪捷以一个科技型企业家的洞察力为电动自行车技术的成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健康和快速发展的“电动车专用蓄电池”工业。倪捷认识到,必须要具有专业的身份认同,才可能将绿源的生意做强、做大。
  2000年12月,绿源终于摆脱了因为蓄电池技术的缺陷而导致的亏损状态,当年首次实现盈利。其后,绿源的生意逐渐步入快车道,规模越来越大,产品也越来越有竞争力。
  倪捷从1996年开始接触电动车的技术研究,至今已经整整10年。回顾这10年的历程,倪捷与中国电动车行业的成长如影随形。电动车是倪捷和同行们依靠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和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一点点开拓的产业,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学习,虽然今天的电动车仍有不足,用户尚未完全满意,但是,它毕竟已经成为数以千万计的普通老百姓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从世界的角度看,我国的两轮电动车已经是“遥遥领先”,倪捷领跑的电动车的中国技术和中国制造取得了可以自豪的成绩:从1997年的全国年产量不足2万辆,到2006年全国年产量超过1400万辆,9年时间增长达700倍!倪捷所领导的绿源公司的规模与业绩更是扩大了1000多倍!
  
  行业的维权斗士
  
  
  或许是因为有着浓厚的人文背景,钟情于技术和发明的倪捷,对于商业和市场有着独到的理解。
  倪捷认为,“伟大的消费力是生产力澎湃不竭的源泉。”只有消费者愿意去买的商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为了保护这种消费力,倪捷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很多商人之外的事情。
  除了电动车主业之外,倪捷为自己的社会角色的定位是电动车行业的代言人。他说,“遇上反对电动车的人和事,遇上我认为会影响电动车事业发展的做法,我会变得好争辩,在这个方面争强好胜。”近10年来,他就相关的论争写下了近30万字的文章,这和通常的企业家行为大相径庭。
  2002年前后,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年产量已经接近200万辆,生产企业开始谋求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纷纷开发轻摩化电动车,这类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极大的欢迎。
  但是,当时国家的强制标准依然是1990年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标准》。如果根据这个标准,新一代上百万辆电动车就全部“超标”。按照倪捷的说法,由于新型电动车的重量超过旧标准规定的40公斤,所以,有关部门“拿把秤就可以向电动车企业收取高额罚款”。轻摩化电动车的出现也导致行业出现分化:新兴的民营企业成为轻摩化的先锋,而老牌的自行车厂则对这种势头感到无所适从,进而面临巨大的威胁。
  2004年4月17日,中国自行车协会负责人在上海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宣布,新标准马上就会得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正式批准。闻讯倪捷大惊,他说,“这样的话,新标准比旧标准增加了几十条否决项,如此一来,95%的电动车产品将被判‘极刑’。”
  4月20日,倪捷“硬着头皮”拨通了国家标准委的电话。令他意外的是,接电话的官员虽然表示新标准已经完成审批程序,但还是耐心地听完了他从法律和技术的角度所详细阐述的观点。
  听完倪捷的陈述,对方也感到事关重大,同意倪捷立即提交书面报告。倪捷顺势咨询,是否可以征集行业其他企业联名提交意见,以便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听到对方的许可,倪捷午饭都没有吃,立即起草《要求暂缓批准公布新国标的紧急申请》,先由几家参与新标准修订的大企业签章快速递交。然后,他又联合业内其他企业,紧急动员,采用专车上门和航空“接力”的办法,仅用5天时间就征集到业内150多家企业的正式签章,分两批呈送国家标准委。
  结果,对于他们提出的异议,国家标准委也迅速做出回应,暂缓新国标的发布,将倪捷他们的异议材料交给中国自行车协会重新讨论。
  标准委叫停新国标后,以倪捷为首的“市场优先派”与协会领导人为代表的“自行车派”数度交锋。倪捷派因满足了消费者的合理需求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而中国自行车协会则坚持外形不象自行车的电动车就不是电动自行车,所以坚持修订新国标。2005年11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谁来决定电动车的命运”节目中,倪捷和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同台辩论,这场争论也引起了国务院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重视,该机构专门组织了《中国轻型电动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并于2006年5月公布了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中国轻型电动车产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兴产业——轻型电动车及其所推动的新型交通模式,与传统管理体制和标准之间的冲突在不断加剧,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障碍。”建议“尽快修订《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对轻型电动车进行合理定位。”
  2006年有关电动车的归属的争论一直延续着,11月,广州市颁布对于电动车的禁令,此举引起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应。虽然,广东并非绿源电动车的主要销售市场,但是倪捷依然全情投入,声援当地电动车行业的自发活动。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成为电动车同业寄望的一个指标,因此,无论遇到多少阻力、多少不公,他都会一如既往地为行业发言,为3000万消费者用上环保节能的电动车而奋斗。
  进入2007年,倪捷坦然地说,他依然会在维权路上一路奔走呼号。
其他文献
“全程无忧”的服务关怀贯穿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服务的专属性、培训的全面性、维修的便捷性、政策的优惠性,都着眼于用户的运营能力提升,为用户创造价值。在选车、用车
期刊
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水平,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农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身穿休闲装,手持一串念珠,44岁的宋军看上去十分淡定,即使在他说起自己之前的大起大落,语气也是依旧平和,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生气,激动,兴高采烈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来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进入“巨人”    从华东交通大学毕业后,学建筑的宋军被分配到了哈尔滨铁路局的房产处,捧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可对于宋军来说,铁饭碗的吸引力并不大,他总觉得自己的事业并不在这里,这里也许就是一个积
期刊
期刊
从高级白领到不分昼夜的三维动画师;从广告硕士到风险投资家;从董事长到慈善大使;从与大白鲨鱼同游到独自徒步穿越沙漠;从鳄鱼的嘴边探险漂流到高尔夫球场上潇洒挥杆,成卓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无不精彩充实    三入校门    1985年,成卓顺利考上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新闻系。虽然成卓的爷爷成舍我是我国早期的报业巨子,是《世界日报》、《世界晚报》、《世界画报》等报纸的创始人,但家族并没要求她继承祖父的衣钵。
期刊
期刊
MBA圈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圈子”,每个“圈子”因主体的不同,其背后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MBA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半商半文”。在这个“圈子”里,既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商业机会,也会被一种纯纯的师友之情所浸染。是镀金,还是积累人脉?是开拓发展,抑或更上一层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已。    “学校跟商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而MBA正好介于这两个圈子之间。”    创办“北大纵横”
期刊
陈柏林怎么都没有想到:为了要回换出的土地,竟耗时3年之久;而输了官司的陈六华则更是有“苦”难诉:农田调换时有村民在场作证,并由村干部进行了重新登记,怎么就没有法律效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