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8例肝囊型包虫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外囊次全切术治疗,其中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术、腹腔镜下手术.对两组患儿的包虫囊肿、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后1个月内疼痛情况、术后24个月内并发症情况和术后24个月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增大,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带管天数、术后住院
【机 构】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乌鲁木齐830054;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新生儿科,乌鲁木齐830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8例肝囊型包虫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外囊次全切术治疗,其中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术、腹腔镜下手术.对两组患儿的包虫囊肿、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后1个月内疼痛情况、术后24个月内并发症情况和术后24个月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增大,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带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均减小,住院费用和后1个月内疼痛评分优良率均升高,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胸腔积液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减小,患儿术后24个月的临床有效率升高,临床复发率降低,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外囊次全切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感染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雾霾、生理性老化严重等原因,肺部疾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均呈进一步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并发症多,尤其是运动耐量的降低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人类病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膳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1]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2]预测,今后10 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1990—2016年心血管病总疾病报告表明负担绝对值一直处于增长状态[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重要微血管并发症,微血管与血管内皮细胞是其主要病理位点(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1] ;而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ion status,MiF)、微血管病变(microvascular pathology,MiV)、微循环障碍(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MiC)与VEC 直接相关,将“三病变”简称为三微病变(three micro pathology,3MiP),3MiP与DN 病情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以气体流通持续受限为特点,并且是能够防治的疾病,依据病程变化可以划分为急性加重期、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 AE-COPD)指COPD 发生发展当中,瞬时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气急等症状,并且呼吸肌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