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进行实证研究,考查大学生在进行道德判断时的影响因素和道德判断的依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在性别差异上不显著,大学生在面对违法事件时表现得更公正,在多样观点的呈现下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更关怀。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判断 新闻事件 性别差异
1.问题提出
有研究发现,人们至少有两种基本的道德判断取向:一个是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判断的公正取向,强调自主权、公正、公平、权利和普遍原则的重要性;二是吉利根提出的关怀取向,强调人际关系的意义和不造成损害的原则。
对于道德事件的测量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科尔伯格的研究中,道德两难事件都是假设的,并且与被试没有直接关系。二是真实的道德事件,如克雷布斯(Krebs)和沃尔克(Wark)发现,真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道德两难问题涉及四个大的类别:哲学性情境问题、反社会情境问题、亲社会情境问题和社会压力情境问题。其中反社会情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越轨,特点指当违反法律、违法犯罪、不公正发生时,个人应该如何反应;二是诱惑,特点是个人在面对诱惑时,是否表现得不诚实、不道德、不公正等行为来满足其愿望和需要、增加收益等。这两类问题在生活中更易出现,人们常常遇到这两类问题,因此作为测量道德差异的素材很恰当。此外,道德判斷情景还与道德判断有关(Denton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判断 新闻事件 性别差异
1.问题提出
有研究发现,人们至少有两种基本的道德判断取向:一个是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判断的公正取向,强调自主权、公正、公平、权利和普遍原则的重要性;二是吉利根提出的关怀取向,强调人际关系的意义和不造成损害的原则。
对于道德事件的测量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科尔伯格的研究中,道德两难事件都是假设的,并且与被试没有直接关系。二是真实的道德事件,如克雷布斯(Krebs)和沃尔克(Wark)发现,真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道德两难问题涉及四个大的类别:哲学性情境问题、反社会情境问题、亲社会情境问题和社会压力情境问题。其中反社会情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越轨,特点指当违反法律、违法犯罪、不公正发生时,个人应该如何反应;二是诱惑,特点是个人在面对诱惑时,是否表现得不诚实、不道德、不公正等行为来满足其愿望和需要、增加收益等。这两类问题在生活中更易出现,人们常常遇到这两类问题,因此作为测量道德差异的素材很恰当。此外,道德判斷情景还与道德判断有关(De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