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承担不同的剧作作用,现代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使电影音乐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和补充,使电影音乐的创作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了电影的可看性,为音乐风格符合影片风格和导演的整体创作构思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电影音乐 现代音乐 创作 运用
在二十世纪初期,无声电影时代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主要还是延续着古典音乐的风格。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录音技术的发明,使得有声电影的出现成为可能。直到录音技术在电影声音录音中的应用,电影才真正进入了有声时代。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上映,标志着电影终于进入了声画合一的有声电影时代。于是各种风格的音乐陆续伴随着语言、音响声纷纷出现在银幕上。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科学技术更是迅猛发展,其中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电声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的出现,使得电影音乐的创作风格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风格各异的音乐,为电影音乐的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
其实电影音乐不外乎古典和现代两类,而现代音乐,已经成为当今除古典音乐以外的各种风格音乐的代名词。当今现代音乐的起始年代和范畴已经大大地扩展,包括“布鲁斯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另类音乐”、“电子音乐”以及“新世纪音乐”等等在内的各种新流派、新风格音乐。这些各种风格的现代音乐在电影中均有其独到之处,虽然迄今为止,古典音乐仍在电影中占重要地位,但现代音乐在电影中的创作和应用,为古典音乐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一、流行风格的音乐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流行音乐,顾名思义,其风格具有流行性,是一种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的音乐。它多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电影中如果适当地应用这一风格的音乐,不但能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等作用,还能以其突出的“流行”风格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某一时期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信息。因此,流行音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题材的影片中是有一定道理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在影片中更多地用于表现情感,尤其是用来诠释爱情这一永恒主题。从《罗宾汉》中的《EverythingI do,I do it for you》到《Titannic》,从《三个火枪手》中的《All for love》到《佐罗的面具》中的《I will spend allmy lifetime loving you》,再到最新的《珍珠港》中的《There you willbe》,流行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已在西方的电影音乐中逐渐形成固定的创作模式,其动听上口的旋律使观众一曲难忘,几乎成为影片的标志。正如许多人听到《Unchainedmelody》就会想起《Ghoest》,听到《Can youfeel the love tonight》就会想起《 Lion king》一样,这不能不说明流行音乐确实有其独特魅力。美国轻喜剧《修女也疯狂》是一部颇具创新内容的佳片。片中以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来演绎宗教音乐圣歌,并将其作为主题音乐,这是流行音乐以崭新的方式应用于电影的一个成功范例。片中的《I will fellow him》等几首圣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理性风格形式的音乐,伴随着摇摆不定的节奏,轻快的旋律配上教堂美丽的和声,宗教音乐不但不减原来的华丽圣洁,而且又增添了几分活泼和明快的气氛,于是影片中古板的修女们在歌声中跳起了舞,墨守成规的修女院老院长也不禁被那起伏跳跃的音符所感染,于是银幕下的观众也随修女而“疯狂”了。此影片是流行风格的音乐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应用得最为完美,也是迄今为止最有代表性的佳作之一。
二、摇滚风格的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20世纪80年代,西方摇滚音乐阵营中发生了一些分化和分歧,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在诸多影片中的表现力不但丝毫未减,反而带来了新的生机。摇滚风格的音乐将其独有的激情与震撼力展现在银幕之上。
美国的灾难片《龙卷风》中,大量采用了摇滚风格的电影音乐。片中共选择了十一首不同形式的摇滚乐曲,由著名摇滚乐队来演绎,形成了强大的“摇滚龙卷风”。这些摇滚音乐在影片中多以有源可观音乐的形式出现,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可听性”,而且与影片剧情内容相辅相成。“摇滚音乐”充满生命力和震撼力的特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精神。影片一开始,风云突变,天昏地暗,龙卷风开始肆虐,Van Halan唱出了《Human being》(人类本质),老牌重金属以铿锵的歌声告诉人们:尽管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其伟大的力量却不容忽视——影片主题从而得以显现。影片末尾,乐队编排了《Respect the win》(关注风暴)这首乐曲,几乎用上了电吉他的所有高难度技巧,营造出肃穆凝重的氛围和壮观无比的气势,与风云变幻的影片画面共同为观众营造出丰富的画外空间遐想和磅礴的震撼力。摇滚乐在这部影片中的应用使影片和音乐本身的魅力都得以极大发挥。
20世纪80年代,摇滚音乐登陆中国,很快以其独特的宣泄性、激荡性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欢迎。到了90年代,电影人意识到这一点后,大胆尝试用摇滚音乐的精神来反映新生代的浮躁、忐忑、希冀与内心体验。影片《头发乱了》像一部“摇滚MTV”,展示了强烈的节奏与情绪和无穷的摇滚韵味,整部影片的原创摇滚音乐是通过借鉴西方重金属摇滚风格而创作出来的。片中的几首歌曲如《红风筝》、《梦缠绕的时候》等则表现了年轻人在现代社会特有的情绪和心态,显得真实而有生命力。
此外,摇滚音乐也分别被用于影片《周末情人》、《长大成人》中,几乎成了“第六代”电影人的标志。摇滚风格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条全新的创作之路。
三、另类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与流行音乐大量描写爱情内容有所不同,另类音乐是一种强调主观感受的音乐。它不同于其他风格的音乐,它关心的是个人欲望中的困惑与生活当中的情绪,具有反抗的精神力量。另类音乐继承了摇滚的思想性和挑战性,同时具有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的音乐风格很快被电影所接受并融合,造就了一种新的电影视听语言。
20世纪90年代的某些西方影片常采用另类音乐来表现时代特征,使观众在动荡的节奏、独特的旋律中得到更多的触动和启发,也逐步形成了一股“前卫”的潮流。反映“朋克”青年瘾君子生活的美国影片《猜火车》,就采用了大量的另类音乐。
影片以一支快节奏乐曲拉开序幕,其独特风格便表现了出来。影片又分别以《Perfect day》(完美的日子)与《Pornsooppy》(天生懒散)两首歌曲来表现吸毒与戒毒的体验,两曲对比鲜明,寓意深刻,尤其在后者中,沉重压抑的低音、躁动不安的节奏表现了毒瘾发作时瘾君子歇斯底里般的内心情绪发泄。音乐与影片一系列带有迷幻色彩的画面交融匹配,将绝望、痛苦的个人内心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部带有实验色彩的影片来说,应用另类音乐参与影片的叙事和抒情,表现影片的主题和内涵是最合适的,另类音乐本身的敏感、痛苦和绝望在影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与影片所表现的状态和情绪十分吻合。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的差异,另类音乐在我国电影中应用还不普遍。但另类音乐对于表述情绪,营造气氛有着特殊的效果,也逐渐为我国电影人所采用。
在这方面香港影片做得比较到位。王家卫的影片《堕落天使》便以带有浓厚实验色彩的另类音乐与晃动不安的画面构成对比而形成了独特的导演个人语境风格。音乐在平稳有力的基本节奏中穿插了某些钢铁敲打般的撞击声,时而加入无旋律无调性男声说唱或清脆的笛声,营造了空旷的场景效果和迷乱的气氛。影片以短焦广角镜头刻意地将环境空间与人物肖像扭曲变形,通过此时加入长延时及混响效果的电吉他失真音色形成背景音乐,配以“变调”的人声伴唱,使影片的前卫风格一览无遗。影片创作的音乐整体风格虽听似怪异,但仔细品位,却可以发现这种艺术处理对于刻画人物细腻的心理世界及表现现代都市的生活状态更容易触及到观众的心灵深处。影片中另类音乐成为了沟通影片与观众的情感媒介,其艺术效果是无可替代的,
总的说来,影片中的音乐以其特有的表现力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其中由于现代音乐对于表现不同种类的情绪有独到之处,因此,在电影音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音乐的创作和运用,要符合影片风格和导演的整体创作构思,注意到音乐风格本身与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要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使现代音乐成为上乘的电影音乐。
[关键词] 电影音乐 现代音乐 创作 运用
在二十世纪初期,无声电影时代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主要还是延续着古典音乐的风格。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录音技术的发明,使得有声电影的出现成为可能。直到录音技术在电影声音录音中的应用,电影才真正进入了有声时代。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上映,标志着电影终于进入了声画合一的有声电影时代。于是各种风格的音乐陆续伴随着语言、音响声纷纷出现在银幕上。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科学技术更是迅猛发展,其中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电声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的出现,使得电影音乐的创作风格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风格各异的音乐,为电影音乐的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
其实电影音乐不外乎古典和现代两类,而现代音乐,已经成为当今除古典音乐以外的各种风格音乐的代名词。当今现代音乐的起始年代和范畴已经大大地扩展,包括“布鲁斯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另类音乐”、“电子音乐”以及“新世纪音乐”等等在内的各种新流派、新风格音乐。这些各种风格的现代音乐在电影中均有其独到之处,虽然迄今为止,古典音乐仍在电影中占重要地位,但现代音乐在电影中的创作和应用,为古典音乐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一、流行风格的音乐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流行音乐,顾名思义,其风格具有流行性,是一种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的音乐。它多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电影中如果适当地应用这一风格的音乐,不但能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等作用,还能以其突出的“流行”风格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某一时期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信息。因此,流行音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题材的影片中是有一定道理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在影片中更多地用于表现情感,尤其是用来诠释爱情这一永恒主题。从《罗宾汉》中的《EverythingI do,I do it for you》到《Titannic》,从《三个火枪手》中的《All for love》到《佐罗的面具》中的《I will spend allmy lifetime loving you》,再到最新的《珍珠港》中的《There you willbe》,流行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已在西方的电影音乐中逐渐形成固定的创作模式,其动听上口的旋律使观众一曲难忘,几乎成为影片的标志。正如许多人听到《Unchainedmelody》就会想起《Ghoest》,听到《Can youfeel the love tonight》就会想起《 Lion king》一样,这不能不说明流行音乐确实有其独特魅力。美国轻喜剧《修女也疯狂》是一部颇具创新内容的佳片。片中以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来演绎宗教音乐圣歌,并将其作为主题音乐,这是流行音乐以崭新的方式应用于电影的一个成功范例。片中的《I will fellow him》等几首圣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理性风格形式的音乐,伴随着摇摆不定的节奏,轻快的旋律配上教堂美丽的和声,宗教音乐不但不减原来的华丽圣洁,而且又增添了几分活泼和明快的气氛,于是影片中古板的修女们在歌声中跳起了舞,墨守成规的修女院老院长也不禁被那起伏跳跃的音符所感染,于是银幕下的观众也随修女而“疯狂”了。此影片是流行风格的音乐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应用得最为完美,也是迄今为止最有代表性的佳作之一。
二、摇滚风格的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20世纪80年代,西方摇滚音乐阵营中发生了一些分化和分歧,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在诸多影片中的表现力不但丝毫未减,反而带来了新的生机。摇滚风格的音乐将其独有的激情与震撼力展现在银幕之上。
美国的灾难片《龙卷风》中,大量采用了摇滚风格的电影音乐。片中共选择了十一首不同形式的摇滚乐曲,由著名摇滚乐队来演绎,形成了强大的“摇滚龙卷风”。这些摇滚音乐在影片中多以有源可观音乐的形式出现,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可听性”,而且与影片剧情内容相辅相成。“摇滚音乐”充满生命力和震撼力的特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精神。影片一开始,风云突变,天昏地暗,龙卷风开始肆虐,Van Halan唱出了《Human being》(人类本质),老牌重金属以铿锵的歌声告诉人们:尽管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其伟大的力量却不容忽视——影片主题从而得以显现。影片末尾,乐队编排了《Respect the win》(关注风暴)这首乐曲,几乎用上了电吉他的所有高难度技巧,营造出肃穆凝重的氛围和壮观无比的气势,与风云变幻的影片画面共同为观众营造出丰富的画外空间遐想和磅礴的震撼力。摇滚乐在这部影片中的应用使影片和音乐本身的魅力都得以极大发挥。
20世纪80年代,摇滚音乐登陆中国,很快以其独特的宣泄性、激荡性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欢迎。到了90年代,电影人意识到这一点后,大胆尝试用摇滚音乐的精神来反映新生代的浮躁、忐忑、希冀与内心体验。影片《头发乱了》像一部“摇滚MTV”,展示了强烈的节奏与情绪和无穷的摇滚韵味,整部影片的原创摇滚音乐是通过借鉴西方重金属摇滚风格而创作出来的。片中的几首歌曲如《红风筝》、《梦缠绕的时候》等则表现了年轻人在现代社会特有的情绪和心态,显得真实而有生命力。
此外,摇滚音乐也分别被用于影片《周末情人》、《长大成人》中,几乎成了“第六代”电影人的标志。摇滚风格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条全新的创作之路。
三、另类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与流行音乐大量描写爱情内容有所不同,另类音乐是一种强调主观感受的音乐。它不同于其他风格的音乐,它关心的是个人欲望中的困惑与生活当中的情绪,具有反抗的精神力量。另类音乐继承了摇滚的思想性和挑战性,同时具有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的音乐风格很快被电影所接受并融合,造就了一种新的电影视听语言。
20世纪90年代的某些西方影片常采用另类音乐来表现时代特征,使观众在动荡的节奏、独特的旋律中得到更多的触动和启发,也逐步形成了一股“前卫”的潮流。反映“朋克”青年瘾君子生活的美国影片《猜火车》,就采用了大量的另类音乐。
影片以一支快节奏乐曲拉开序幕,其独特风格便表现了出来。影片又分别以《Perfect day》(完美的日子)与《Pornsooppy》(天生懒散)两首歌曲来表现吸毒与戒毒的体验,两曲对比鲜明,寓意深刻,尤其在后者中,沉重压抑的低音、躁动不安的节奏表现了毒瘾发作时瘾君子歇斯底里般的内心情绪发泄。音乐与影片一系列带有迷幻色彩的画面交融匹配,将绝望、痛苦的个人内心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部带有实验色彩的影片来说,应用另类音乐参与影片的叙事和抒情,表现影片的主题和内涵是最合适的,另类音乐本身的敏感、痛苦和绝望在影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与影片所表现的状态和情绪十分吻合。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的差异,另类音乐在我国电影中应用还不普遍。但另类音乐对于表述情绪,营造气氛有着特殊的效果,也逐渐为我国电影人所采用。
在这方面香港影片做得比较到位。王家卫的影片《堕落天使》便以带有浓厚实验色彩的另类音乐与晃动不安的画面构成对比而形成了独特的导演个人语境风格。音乐在平稳有力的基本节奏中穿插了某些钢铁敲打般的撞击声,时而加入无旋律无调性男声说唱或清脆的笛声,营造了空旷的场景效果和迷乱的气氛。影片以短焦广角镜头刻意地将环境空间与人物肖像扭曲变形,通过此时加入长延时及混响效果的电吉他失真音色形成背景音乐,配以“变调”的人声伴唱,使影片的前卫风格一览无遗。影片创作的音乐整体风格虽听似怪异,但仔细品位,却可以发现这种艺术处理对于刻画人物细腻的心理世界及表现现代都市的生活状态更容易触及到观众的心灵深处。影片中另类音乐成为了沟通影片与观众的情感媒介,其艺术效果是无可替代的,
总的说来,影片中的音乐以其特有的表现力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其中由于现代音乐对于表现不同种类的情绪有独到之处,因此,在电影音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音乐的创作和运用,要符合影片风格和导演的整体创作构思,注意到音乐风格本身与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要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使现代音乐成为上乘的电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