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教学的繁与简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f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在众多识字方法中,字理识字教学法形象生动。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使学生理解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溯源图、抽象图、古代汉字、正楷字这一演变规律进行字理教学,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使学生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也有初步的感知。
  但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选择,全用字理往字上一套,不但不能发挥字理识字的优点,反而会弄巧成拙,弄简为繁,达不到识字的目的。
  所谓繁与简,有两层意思。首先指不同字形采用字理教学的繁简程度不同。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局限主要是来自汉字的本身。中华字库宏大,源远流长,前后演变很大,不是每个字都适合用字理来教学,每个字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有所选择。我们能说清楚字理,而且字理易被小学生接受的,字形比较复杂难懂的,就要充分利用字理,要细细推敲字理以达到识字的目的。如“疑”字,教师在教这个字的时候,先分析字理,然后编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战士在战场上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还是用箭(矢)来射,用短矛来戳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疑虑不决,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就是疑。再如:“攀”字,笔画繁多,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木”字中间有两个叉;大手一用劲,就攀上去了。“品”字,它的字理是三口相叠,表示许多器物堆积在一起,本义是指众多。引申为层次,如上品。也因为器物的好坏引申为质量的意思,如“品质”。讲解字理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品”的字义,还可以口诀记忆:你一口,我一口,他一口,大家都来品一口。这样一来,既让学生清楚准确地记住了字形,同时还理解了字意,还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有些字则只需简单渗透字理,如形近字“泛”(水多而泛滥)、“贬”(贝与钱有关,东西不值钱了,就贬值了)、“眨”(目,跟眼睛有关,眨眼睛),简单讲解不同形旁的不同表意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分解细而繁琐地讲解字理。有些字形简单易记易懂就要简化了。如“以”的字理是指一个“人”用锄(竖提乚)挖起泥(、),这样的字义分析太复杂了,就不必使用字理来教学了,因为字的本身就很简单,而且字理跟现在的用法也相差甚远了。但如“卫”, 卩是一个端坐的人,一表示土地,其人端坐于一片土地上,有保卫之义。字虽很简单,但给学生讲解字理可以增加对字义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何把握一个字是否适合字理识字方法,如何把握繁简程度,需要每位教师丰富的字理知识和教学经验。
  繁与简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同一课生字,同一册生字,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不匀称用力,轻重有别,亦繁亦简。以人教版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为例,这课有17个生字。其中“基、突、弄、备、卷、杂”等六字就可以很好地运用字理来教学,教学时用力要重,其余的字要轻用力。如:“弄” 王是玉,廾是双手,本义是玩玉。引申为玩耍。教学时引导学生观看它的字体演变并讲解字理,既形象又生动。这些字的教学也许在课堂上花的时间多一点,让你的教学程序显得繁一点,但却能利用字理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不同的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字理识字教学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一年级注重象形文字的字理教学,二年级阶段注重偏旁部件的表意功能,到三、四甚至更高年级就要在老师教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学会运用已有的字理知识识字了。有些字在这个年级阶段只要简单渗透字理可以了,但它到了另一个年级阶段却要深入详细讲解字理了。
  我们注重字理识字教学的繁简,不是消弱了字理教学的作用,而是保持了字理识字的科学性。因字的构造、年级阶段和识字的对象的不同,我们在字理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它的繁与简。必要的时候细细推敲字理,以便更好地理解识记字体,不需要的时候就简化,保持字的原生态,更方便学生的直观感受,形象记忆。
  相信只要我们整体把握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本身多积累文字学知识,字理识字法使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恰到好处,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溶洞是岩溶地区工程建筑常见的不良地质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筑亦不断向高空发展,因此,建筑物下伏岩溶洞穴的有效利用及稳定性评价成为工程建设必需进行的工作。本文结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那就是为了改变之前课程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应对21世纪中国人才的需求和挑战。就语文这一学科来说,要让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地进行,除了需要数量众多的且具有教改精神的一线教师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素养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  一、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素养  良好的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追求语文的诗意,其目的在于使语文课堂在保持语文味的同时,变得更精彩更丰富,使得我们的孩子从认
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当学生有了自己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够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  一、善于拟题,唤起写作欲望  作文命题是否恰当,能否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至关重要。我们的命题必须直面学生的真实生活,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冲动,让他们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中自由自在地写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拟题,把拟题作为唤起学生
近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电”)签署老挝南椰2水电站项目EPC合同。
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因此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应该创设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言环境,这个语境应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趣味性。如教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不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也有多种类型。如何选用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己成为学科教改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就有所不同。那么,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以美术欣赏为主的“欣赏·评述”课  欣赏课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