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矫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大批年轻人进城打工,而把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来带,这种现象在农村随处可见。这种隔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困生尤其是英语学困生真的让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感到担忧。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學实际,就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其矫治策略作了阐述。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英语学困生 矫治策略
  本文所指的学困生指离达到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英语学困生即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那么,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一、形成原因
  1.家庭原因。
  农村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带,而老人只会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和玩乐要求,不舍得也无能力管教他们,更别提对他们的文化学习有什么帮助。
  2.自身原因。
  心理学认为,12-15岁左右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特点,或者说具有半儿童、半成年人的特点。他们特别是学困生自以为什么都懂,学习上听之任之,随心所欲。
  3.语言环境原因。
  (1)社会和家庭语言环境。城里的父母有些相对文化素质较高,不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且重视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习惯。相对而言,农村家庭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父母,都很难提供以上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2)学校和课堂语言环境。城里的学校有英语角、视听教室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活动,丰富和刺激了学生英语的多样化学习。而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相对比较单调,他们通常仅仅在英语课堂上有这个环境,而英语学困生又由于成绩不理想,因此在课堂上得到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就少之又少。
  二、矫治策略
  1.寻找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点。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把家庭和自身原因对英语学习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充分利用语言习惯和文化的差异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该年龄段的学生与生俱来好奇心,追求新鲜感。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文化存在一些有趣的差异性,这里教师可利用探究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牛津初中英语》8Aunit 5“Birdwatchers Main task”板块中,介绍了如何写一封信,其中就出现了“Room 402 38 Hill Road Sunshine Town Beijing 100000”(这里是对家庭地址的叙述,英语中是由小的地点到大的地点),而在汉语中我们通常会说“北京阳光镇山路38号402室”。中英文地点排列顺序截然相反,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如此一来,学困生能顺利写出,并且比较容易就能记住英语中地点排列的规律,因此他们很有成就感。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活动,营造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单调的学习方式很难引起缺少求知欲的学困生的兴趣,因而我们很有必要让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活动呈现多元化、开放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借助感官的刺激,激发学困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也喜欢视听类的活动。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无疑是吸引他们的一大教学媒介。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合理地结合视听来刺激学生视听器官,唤起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课堂提问中,尊重学困生的主体地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传统英语课堂,老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或者使课堂教学进度进展的更顺利,老师经常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提问那些优等生或中等生,而不会提问学困生。长此以往,学困生会逐渐厌倦英语课堂,甚至痛恨英语课。所以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增加对学困生的课堂提问的次数,给他们创造平等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多给他们一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己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
  其次,如果他们回答时有困难,老师应耐心地等待、引导、启发,相信经过多次这样的提问,他们逐渐会回到学习的正路上。
  3.适当降低学困生英语学习的要求。
  对于学困生,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是要对他们量体裁衣,适当地降低要求,有时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帮助他们养成最基本的英语学习习惯。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往往又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学困生往往没有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就需要老师有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培养。
  总之,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从教育心理和教学行为中真正关爱那些弱势群体——英语学困生,是一线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其他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与移情等功能。美国心理学家与教学法教授Krashen曾指出,学习外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输入问题,二是接触心理障碍问题。他认为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过滤的作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会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为此,新课程倡导要优化师生情感关系,营造温馨、真
前不久,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省的荔波与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获得全票通过。紧接着,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组成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无线网络.汇聚节点根据一个或多个源节点传送的采集数据对事件进行监测和判断,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
随着一夜秋风的来临,天空一扫往日的阴霾,天高云淡,凉风阵阵,秋日的气象终于占据了整个北京城.夕阳西斜,天色暗得也早了,在最后一缕夕阳的余辉下,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城正如近
寄一罐太阳回家去  寄一堆芒果回家去  还有什么呀  寄所有 温暖的东西回家去  寄好吃的带鱼回家去  寄闹哄哄的海螺回家去  还有什么呀  寄一片 明亮的大海回家去  小雁的回信 沾满冰花  着急的雁奶奶  连忙动身  寄一个 暖乎乎的奶奶回家去  瓦 片  从屋顶拆下来的瓦片  一捆一捆放在路边  书店仓库里的书  也是这样一捆一捆放在窗前  如果用书本当瓦片  一定很有意思吧  可以坐在屋顶
小学低年级数学习题做为低年级数学模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现实数学问题的科学简化、抽象和理想的模型,是第一学段数学课程资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巩固新知的主要手段,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一、低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低年级学生对习题的解答,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拟和演习,是数学在社会生活情景中利用的过程。教师用多种方式开发、利用低年级课本内外的习题资源,让较幼小的学生的,能够从小
期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
摘 要: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简称,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自行选课和安排学习进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和慕课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应用慕课,总结并分析了慕课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认为通过慕课进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慕课;口腔医学;教学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渐发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地力上有很多令人关注的热点地区.
期刊
1 有趣的Kapnekar运算二十世纪初 ,美国教授Kapnekar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减法运算 ,我们把它叫做Kapnekar运算 .其运算方法是 :任取一个数字不全同的n位数 ,将它的n个数字重新排列 ,用其中最大的数减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