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新、思、精、谐”四字入手。要想新课的导入(情景创设)能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这要求教师在导入方法上要新奇、有趣,接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练习要精讲精练,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思考与探索;和谐;主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省时、省力、高效,教学的结果必然是“轻负高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众多成功教例、名师经典名言告诉我们,要想学生轻负担,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新、思、精、谐”四字入手。
一、新
“新”即是“新异”。大家知道,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新课的导入上尤为重要。新课的导入(情境创设)要能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这要求教师在导入方法上要新奇、有趣,接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导入新奇、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跃跃欲试的境地,才能为学生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一堂课的学习兴趣、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二、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思”是起点。
“思”主要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思知识衔接点、思规律、思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概念教学上要精思。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上概念的教学往往是难点,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和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的基础,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三、精
“精”指的是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精练。不难看出,“精讲”两字是指老师对语言的创造活动,而“精练”是针对学生提出的。“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脱离题海,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并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这一点对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来讲,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层次落差较大,这对我们教师在精讲精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在课外下工夫。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桶水。”认真备课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精编或精选例题与练习,针对性要强,保证练好、练实、练“佳”。做到两个“超过”,即学生练习的时间必须大大超过教师讲的时间;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时间必须大大超过学习知识的时间。
四、谐
“谐”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现在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而我们任教的班级何尝不是一个小社会呢?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心理还是哺乳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却又有叛逆心理。那么如何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第二,要积极转化后进生;第三,爱学生。在我班有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一天,她妈妈对我说,她的女儿说数学老师对她最好了。其实我只不过为她面批了几次作业,但是她妈妈的话对我感触很大——不能放弃后进生。后进生只是一小部分,但在班级中有很大的影响面。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的爱只是他进步的外因,而自尊自强才是他进步的内因。”“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信其礼、乐其学”,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能使师生在心理和感情上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乐于相互交往,喜欢和你谈心,爱帮你做事,爱听你讲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最终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当然,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其实,以上四点,最终都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学,只有使“要他学”变为“他要学”,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是一张白纸,老师是画师,老师只有在课外下工夫,学好技能,才能在白纸上画出优美的图画。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芦花中学)
关键词:课堂效率;思考与探索;和谐;主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省时、省力、高效,教学的结果必然是“轻负高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众多成功教例、名师经典名言告诉我们,要想学生轻负担,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新、思、精、谐”四字入手。
一、新
“新”即是“新异”。大家知道,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新课的导入上尤为重要。新课的导入(情境创设)要能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这要求教师在导入方法上要新奇、有趣,接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导入新奇、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跃跃欲试的境地,才能为学生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一堂课的学习兴趣、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二、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思”是起点。
“思”主要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思知识衔接点、思规律、思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概念教学上要精思。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上概念的教学往往是难点,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和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的基础,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三、精
“精”指的是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精练。不难看出,“精讲”两字是指老师对语言的创造活动,而“精练”是针对学生提出的。“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脱离题海,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并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这一点对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来讲,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层次落差较大,这对我们教师在精讲精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在课外下工夫。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桶水。”认真备课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精编或精选例题与练习,针对性要强,保证练好、练实、练“佳”。做到两个“超过”,即学生练习的时间必须大大超过教师讲的时间;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时间必须大大超过学习知识的时间。
四、谐
“谐”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现在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而我们任教的班级何尝不是一个小社会呢?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心理还是哺乳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却又有叛逆心理。那么如何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第二,要积极转化后进生;第三,爱学生。在我班有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一天,她妈妈对我说,她的女儿说数学老师对她最好了。其实我只不过为她面批了几次作业,但是她妈妈的话对我感触很大——不能放弃后进生。后进生只是一小部分,但在班级中有很大的影响面。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的爱只是他进步的外因,而自尊自强才是他进步的内因。”“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信其礼、乐其学”,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能使师生在心理和感情上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乐于相互交往,喜欢和你谈心,爱帮你做事,爱听你讲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最终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当然,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其实,以上四点,最终都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学,只有使“要他学”变为“他要学”,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是一张白纸,老师是画师,老师只有在课外下工夫,学好技能,才能在白纸上画出优美的图画。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芦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