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訏“抗战小说”中的“人性与爱”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作家,“人性与爱”是其作品永恒的母题。本文从这一母题出发,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探寻徐訏抗战题材小说人性叙事的两种模式,并在文学价值和当代文学史意义方面对其作品展开延展性思考。
其他文献
"欢迎你来到巴赫西点!"如果只听声音,你绝对不会想到,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出自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之口。13年前来到长沙,4年前开店创业,如今德国夫妇吴正荣、杜雪慧将自己的面包
改革开放促成了中国经济二十几年的飞速发展,老百姓日子一天天好过了,除了解决了温饱,生活质量提高,手中有了余钱,也开始琢
鲁迅的生命哲学是鲁迅思想最具价值的部分,而鲁迅小说则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着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对饱受压迫欺辱的妇女儿童的关爱,对农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还是
他们是农民的孩子,却对农业、农村、农民并不熟悉;他们离乡背井,却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他们渴望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更渴望通过智力型劳动在城市得以生存。当下,新生代农民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