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乐茶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y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捧一杯热茶,独坐在电脑前,心便很自然地停留在手心的杯中。看茶针均匀地如花朵般绽放,透出缕缕幽香,我的思绪一下转到这老来钟情的茗茶上。
  年轻时,没有喝茶的习惯,渴起来,一杯白开水,或者一碗米汤,解渴就好。端午时,煮粽子的芦叶茶便是最好的享受了。在几乎一辈子没有买过什么茶叶的父母熏陶下,我自然也不会奢侈。再说,那时经济、时间也不允许。
  如今,生活达小康,钞票已不再紧张。退休后,日子也清闲。人说:酒是忘忧君,茶为涤烦子。对酒,我虽并非点滴不沾,却也始终无太大兴趣,更无忘忧之经验。我写作时却喜饮杯清茶,这玩意儿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心,重之摘花”,常饮它,好处多多。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饮茶可以提神益智、增加营养,还可以延缓衰老、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功能。对保持口腔卫生、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减肥、美容、抗衰老以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等都有一定作用。多饮茶,对我这个多动脑、多静坐、多赘肉,且已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的人来说,实在太必要了。我一般上午、下午各饮4杯茶,正应了“每天跑8000步,睡8小时,喝8杯茶”的“三八”要求。茶是一种优质的碱性饮料,是万病之药。我自与茶结伴后,健康状况确有很大好转。明显的,由“三高”引起的心痛头晕现象好久不见了,腹部常有的饱胀感消失了,精气神比过去足多了,一些多时不见的熟人遇到面,都说我越活越年轻了。我听了自然高兴不已。
  茶能修身,也能养性。每天清晨,我便取少许茶叶放入杯中,先倒半杯开水,让其一旁浸泡。等洗刷停当,杯中茶叶沉底了,茶色出来了,这时,再把杯中水加满,坐到藤椅上,大腿摞二腿,吃一口糕点,呷一口香茗,其味是绝对的妙。晨练回来,或看书,或爬格,旁有香茗为伴,便不知不觉、有滋有味,半天就下来了。什么功名利禄、时势纷争、心浮气躁、斤斤计较等等,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里特别的恬静、宽绰、快乐。茶的那一种平淡清逸、平和凝重、味绝色雅、沁人心脾的品格,更给我做人写作以启示。不少读者说我老来文章多了平和、风趣和睿智。我想,这大概与我这个“茶伴”的启迪也有很大关系吧。
  茶是文化,雅趣无穷。初进门的爱好者买茶叶只知叶片儿看上去嫩一些、闻起来香一些,价格贵一些,其实里面的学问大呢。茶叶大略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茶砖)五大类、若干个品种,每种有不同的质量标准。
  茶还有许多诗文、故事,每每精彩绝伦、妙趣横生。比如《红楼梦》中的妙玉请宝玉、黛玉喝茶时,沏的茶叫“老眉君”,那茶的嫩叶细如银针,茶的汁水青碧如玉,至于用的水更是不同凡响,乃是从梅花上搜集来的雪,藏在鬼脸青的花瓷里埋在地下经5年之久才开启饮用的。雅致的黛玉品不出这茶的风味,居然被妙玉讥为“大俗人”,如此大雅,堪称“惊心动魄”!日前,机关离退休老人聚会,要求以国庆为题,吟诗作贺。我不会做诗,即口说了几句顺口溜:“感谢新中国,老人有老福;不差钱和菽,天天有鱼肉;看病有医保,儿孙个个好;闲来茶一杯,快活似神仙。”
  呷几口茶,神清气爽,一口气敲出了这篇稿子,再喜滋滋地玩杯阅屏,既是“品”茶,也是在品味这写作的甘甜。
  茶为伴,乐无涯。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语文表达能力,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
互联网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要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教育,还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要求,展开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丰富德育的教学形式,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