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那个跳舞的女人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上河图》里,究竟有没有女人?
  参观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展览时,突然觉得奇怪,怎么一路上看见的,都是男人和小孩,那些小孩,看样子也都是男孩。一直走到展览最后的一组画面,才看到一个小孩拖着的,看上去是母亲,却又不特别肯定那是个真的母亲,因为面容不太清晰,服装的分别也不够显著。
  此时,同看的小孩嚷起来:“有啊,有啊,在楼上跳舞的那一个!”原来,在一幢酒家一样的建筑物的上层,有一扇窗户打开了,夜灯亮起的时候,有一个纤腰的女性的背面,她盘了很好看的发髻,窗里的她,上身穿了宽袖的上衣,两臂时而轻轻往上提,就像在跳舞。
  回家再查资料,唯一找到的正式解说是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馆藏版本《清明上河图》的一篇文章,当中提到四个女性人物:一位是上半身穿着深色棉袄的老婆婆;还有一位戴着棉帽或者包了发髻的;再有一位女子骑驴子戴帷帽的;最后是一艘收了帆的船,包厢上层有个妇女在晒衣服。不敢肯定这四位女性有没有在动态版里出现,只可以肯定,唯一能让人记着的女性形象,就是那个在酒家跳舞,看来是在娱乐别人的女人。
  如果《清明上河图》真的反映了宋朝京城——汴京的真实风貌,那女性在当时的生活,倒更像我们读到的“三步不出闺门”一类描述,除了年长的妇女,除了正在“晒衣服”料理家务的女性,唯一能进入公众视野的女性,只有地位不高的职业艺人——那个跳舞的女人。
   摘自《羊城晚报》2011.4.13
其他文献
农业科研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巩固提升农业科研单位文明创建的成果,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农业科研单位文明创建工作需要深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阐释在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复兴,并接轨时尚的潮流以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和特点,同时,除了众所周知的时尚元素和展现时尚的手段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