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生活,汽车驱动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时今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谐社会,更多地是强调人与社会以及周边环境的互动,与衣、食、住、行这些人们生活的日常所需息息相关。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之一,不仅承载着运输的功用,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和谐这一概念不可或缺的要素。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二千万左右的车辆行驶于街头。毫无疑问,中国正蜕下她“自行车王国”的外衣,而转向“汽车社会”。每年,大约几百万名新车主切身体验了汽车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出行的便利使得他们有机会与亲戚朋友更多地聚首、日常事务变得更为简易,更多的时间被节省下来用于陪伴家人和朋友。如此种种都有助于和谐生活的构成,并时刻提醒我们,和谐立足于个人的安宁康乐。从这点出发,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尽早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车。
  要建立一个和谐的汽车社会,我们不能不谈及消费承受能力。中国汽车制造商深谙此道,为大多数年轻家庭提供了低价位(售价为人民币6万~8万元)的小排量汽车(排量小于1.4升)。但承受能力并非购买决策的唯一因素,安全保护也是不容小觑的。无忧地用车、先进的安全配置、质量的保证才会予人和谐的使用感,而这些,恰恰是国外汽车制造商获利的来源。
  越来越多的新车对先进基础建设——完善的道路设施、健全的城市规划和高效的交通系统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中国是否已为此做好了准备?也许还不够快!无尽的交通堵塞堵住了理想中的便利出行和舒适驾驶,也破坏了和谐的感觉。
  对中国道路使用者来说,眼下最需要学习的一门课就是和谐共存。纵观中国道路的等级制度:开卡车的占了开汽车的道,开汽车的占了骑自行车的道,骑自行车的占了走路的道,要创建和谐的汽车社会,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和谐,需要责任心的扶持,只有汽车用户真正理解了“强者”的概念——不恃强凌弱,而是保护弱小者,营造和谐社会的步伐才能加快。
  那么,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否和谐呢?今天的汽车市场正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由于可供选择的多样性,消费者变得更为强势。激烈的竞争迫使汽车售价一路下滑,从而使得汽车这一昔日的奢侈品为更多人所享受。可是,汽车经销商和购买者之间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不和谐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消费者缺乏经验而导致——七成左右的消费者第一次购买汽车,因此非常依赖于来自他人的建议和推荐。这其中,朋友、家人往往是他们的信息来源,而并非汽车销售人员(因为他们缺少专业知识的培训、也对消费者的需求不甚了解)。
  
  要想早日达到和谐的汽车社会,客户服务——特别是售后服务方面也亟待提高。眼下消费者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即便小小的功能性故障,也无法修理;缺乏道路故障援助和紧急援助服务;零配件市场猫腻迭出,令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汽车事故一旦发生,不能从保险公司那儿得到及时的赔偿
其他文献
粮食安全具有著名管理学家赫茨伯格所说的非激励的保健因素特性,它要求人们以合理成本谋求粮食安全。中国应通过导向粮食消费、降低粮食成本、发展大粮食经济与确保粮食口粮安
近年来,在美欧主导的农业贸易谈判中,削减农业保护已成大势所趋,但对于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刚加入WTO的中国农业,农业保护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的目
加快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农民收入是否增加是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不断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办
对于动物卫生监督的主旨来说,主要是国家动物卫生监管部门根据食品相关的检疫和卫生安全法律法规,对相关的动物制品以及动物进行安全监管工作。这种监管工作实际上属于一种政府行为,其可以对动物的疫情以及疫情制品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及制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疫情的蔓延可以得到有效避免。针对动物的卫生监督工作来说,其主要内容包含动物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以及动物的监督管理,还有对动物所食用的饲料以及相关物品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