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理论与操作范式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桂梅老师多年来深耕教育一线,曾出版多部教育经典论著,被学界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一书是作者几十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之上,建构了精神价值高位引领的、动态的、立体的主题教学体系。
  全书在对目前国内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主题择选原则以及教学的落地策略等问题,作了细致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化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理论研究范式。在内容上,本书除导论外,分为五个主要章节。第一章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理论构建。作者首先对系统理论、文道统一理论、理解性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范例教学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明确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学理依据。接着分析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核心内涵及其学科特征、主要类型及独特价值等。在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的文章主旨都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面对零散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吃力,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主题学习这一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第二章“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创生的历史觀照”中,作者对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创生过程作了历时的梳理,并就其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作者指出,一个完善成熟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模式应当是由教材向学生实际生活的过渡,是由内容侧重向世界文化的转变,是学生与老师角色的换位思考模式,是单个学科教学向多业态科目的整合发展。在第三章至第五章,作者分别就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体系建构、实践样态以及拓展的构想与尝试,作了多方面的考量和介绍。好的主题教学要加强知识点与中心思想的有机结合,在完成课堂知识传授的同时,推动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学习和思考,形成自己对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其基本教学形态包括单篇经典主题教学、群文主题教学、整本书主题教学、主题实践活动四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拓展的可行路径——单学科的主题教学(渗透式整合)、跨学科的主题教学(融合式整合)、超学科的主题教学(消弭式整合),为语文主题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
  作为语文主题教学模式研究的经典著作,本书对主题教学实践的诸多样态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使用大数据援引出众多教学实证数据,探索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好地开展语文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路径。可以说,本书对于促进我国语文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意义非凡,十分适合广大教师阅读学习。
其他文献
《端午粽》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采用双线结构,从人文主线看,本文与同单元的《静夜思》《夜色》《彩虹》共同的主题是“家人”,以吃粽子为主线把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語文要素主线看,重点是“读好长句子”。从文体上看,《端午粽》是一篇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小散文,粽子是儿童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自家选用食材自做,也可以去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这一建议给汉语拼音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情境图与语境歌在教学中被充分利用,游戏与活动使原来相对枯燥的拼音课堂有了一些转变,教师教学时也能尝试采用拼音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式。然而,上述汉语拼音教学依然不可避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深度学习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是为了加大“习作在教科书中的分量”,使习作序列化,体现出鲜明的单元整体特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习作单元缺乏认识,仍然一课一课地教习作知识,学生习得的习作知识是碎片化的、僵化的,学生完成单元习作的过程,缺乏真切的实践与体验,属于浅层次的学习。此外,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中,对写作渐渐失去了兴趣。北京师范
书名:历史与记忆:英美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郭晶晶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8140614  定价:50元  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在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借助各种资料和工具学习、了解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掌握英美社会的基本特点,成为留学人员、商务人士以及教育工作者进修之必需。郭晶晶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历史与
摘要:在USB协议分析仪中,CPLD利用自身硬件的优点,快速处理USB信号,把USB数据流转换成MCU数据包以供单片机接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CPLD;信号;数据包  中图分类号:TP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4-1853-02     CPLD是一种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而自行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其基本设计方法是借助集成开发软件平台,用原理图、
史铁生的创作,从1983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便与社会、历史这些宏大的指向拉开了距离,树立起自己内敛而平和的世界观。1991年的《我与地坛》突破了当代散文高调造作、为时代与意识形态所累的模式。他对人内心世界的开掘,对生命体验的思索都让其散文充满了崭新而深刻的意味。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入史铁生的散文,以《我与地坛》及其他散文为例,通过对地坛意象的分析,探求地坛背后的仪式隐喻对于史铁生散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我国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启了线上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将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的一个契机。当前,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引入线上模式,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笔者在参与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根亲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2019-ZZJH-419)、
摘要:非虚构文学一改过去传统文学关于理想、幻想和飘渺不真实东西等脱离实际的创作理念,可见它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创作理念的差异。非虚构文学从人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作者的切身经历出发,以现实问题和人民的处境为出发点。本文通过对非虚构文学的分析,表明了美英非虚构文学的创作风格,尽管这类作品是对现实的重组,但是其社会意义还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进而对美英非虚构文学的发展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 创
摘要:郁达夫的散文《钓台的春昼》中,在桐君山优美风景的描写中插入了很多自我愤懑心绪的抒发,进而折射出当时他的现实处境,实现了表现自然与表现自我、表现社会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 自然 自我 社会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郁达夫曾谈到传统散文与现代散文的区别:“从前的散文,写自然就专写自然,写个人就专写个人,一议论到天下国家,就只说古今治乱,国计民生,散文里很
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任务和新要求,学界针对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存在形态具有多样性。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白显良著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围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实践”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因素剥离出来,使其区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显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