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呵佛骂祖”是禅林用语,用于打破学人心中固有的偶像崇拜,显发自心佛性。
石霜楚圆(986-1039年)是宋代临济宗禅师,俗姓李,祖籍广西桂林。少为儒生,潜心举业,二十二岁回心向道,于湘山隐静寺得度。后依汾阳善昭门下,每见必诟骂,或毁诋诸方,所训亦皆流俗之鄙事。一天晚上,楚圆向善昭苦诉道:“自从皈依两年以来,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尘劳,己事不明,失出家之利。”语不完,善昭骂道:“蠢材,竟敢裨贩我。”举杖便打。楚圆张口欲辩,善昭用手掩住其嘴,楚圆忽然大悟,说道:“临济作略就是超出常情。”遂服役十二年,常与唐明智嵩、杨大年等交游论道。
翠岩可真(?-1064年)宋代临济宗禅师,福州长溪人,世称真点胸,曾参石霜楚圆。楚圆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可真道:“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楚圆怒目喝道:“头自齿豁,还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可真求指示,楚圆:“你问我。”可真:“如何是佛法大意?”楚圆大声喝道:“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师言下大悟,出住翠岩、道吾。其爽气逸出,机辩迅捷,名闻遐迩。
华藏有权(?-1180年)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师,浙江昌化人,俗姓祁。十四岁出家,十八岁入灵隐之佛智端裕门下受业,佛智大师预言道:“此子他日当据此座,呵佛骂祖去在。”
佛教的显著特点,正如《金刚经》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也即圣凡平等,毫无差别。而其它宗教则圣凡泾渭分明。信众虽到天堂,享受快乐,但是靠至高无上的神赐予的,自己永远是神的臣仆,永远也达不到神的地位。而佛教则认为人人都是佛,只有悟与迷之分。佛是已悟众生,众生是未悟的佛。但在本质上是绝对平等的,并无凡圣之分。
南北朝时,竺道生提出一阐提皆有佛性的主张时,一众哗然,群起攻击,最后被逐出寺,他独自一人在山上对着石头说法,顽石为之点头。《涅经》来华后,才证明道生的主张是正确的。
禅宗在中国兴起后,一切持诵的经咒和礼拜的佛像都成了摆设。正因为禅宗没有形式,所以在唐武宗灭法时,禅宗能一枝独秀,使佛教连绵不绝,沿续至今。
禅宗为了扫除人们凡圣之相,常常呵佛骂祖,尤以临济、云门、丹霞、德山为烈。临济示众云:“道流,你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内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束,透脱自在。”
临济有次礼达摩祖塔,塔主问:“你是先拜佛,还是先拜祖呢?”临济答:“佛祖都不拜。”
佛教记载:世尊初生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丹霞更是敢作敢为,他因天寒无材取暖,便劈佛像烧火烤手。寺主发现后,破口大骂,并要将他驱逐出寺,而丹霞却说烧佛取舍利。寺主骂他:“木像哪有什么舍利?”丹霞说:“既然没有舍利,何妨再拿几尊来烧?”寺主哑口无言。
不过此种超凡越圣、呵佛骂祖的作略,只有证悟的禅师才能体悟到,假若只是口头禅,那是生灭法,还是要落因果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