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二磷胆碱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在心肺复苏(CPR)中对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减轻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窒息,5只)、模型组(10只)、肾上腺素组(10只)、胞二磷胆碱组(1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搏骤停(CA)动物模型并进行CPR,各组分别于复苏前5 min和复苏开始时给2次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CPR期间及复苏成功后2h内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检测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评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 胞二磷胆碱组和肾上腺素组ROSC率高于模型组(90%、80%比20%,均P<0.01),平均复苏时间(s)显著短于模型组(53±10、55±9比95±7,均P<0.01);复苏后2h末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显著高于模型组(HR:222.78±41.55、167.75±11.76比131.50±0.70,MAP:36.53±8.69、39.30±6.45比30.19±5.15,均P<0.01).胞二磷胆碱组复苏后心功能[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逐渐平稳并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组虽高于模型组,但下降趋势明显.胞二磷胆碱组Na+-K+-ATP酶(μmol· mg-1· h-1)和SOD活性(U/m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Na+-K+-ATP酶:7.35±0.20比5.11 ±0.69、4.70±0.41,SOD活性:320.65±47.25比225.79±24.64、253.67±12.00,均P<0.01),而MDA含量(mmol/mg)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8.19±1.64比16.59±1.27、14.65±0.93,均P<0.01),且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上述各指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胞二磷胆碱可提高CPR成功率,并且与肾上腺素相比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复苏后心功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档案在各行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人事档案是对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及工作状态的真实记录,是医院了解员工具体信息和人才晋升的重要途径。
表面活性剂法用于分离混合脂肪酸,利用饱和脂肪酸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凝固点差异,在一定的冷冻条件下分别呈现固体和液体两相。我们以大豆油的油脚、皂脚中提取出的混合脂肪酸为
美国《现代轮胎经销商》(www.moderntire-dealer.com)2012年6月15日报道:横滨轮胎公司宣布将其在美国市场的工程机械轮胎价格提高5%,并于2012年7月1日生效。横滨公司副总裁G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也相应到来。在先进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管理者与使用者,只有将档
本文主要是针对油料挤压膨化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膨化机的出料模头在结构方面的改进设计。
目的 研究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设置呼吸机不同潮气量(VT)与气道高压报警值对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医学科中40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小VT通气组与常规VT通气组.两组均采用容量控制模式,小VT通气组CPR开始后呼吸机VT设置为6~7 ml/kg,高压报警值由40 cm H2O(1 cm H2O=0.098 kPa)上调至60 cm H2O;常规VT通气组CPR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