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入硬膜囊内七例分析与病理机制探讨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1974年至今共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术2380例,其中7例(占0.29%)为椎间盘硬膜囊内突入。根据本组病例观察,椎间盘突入硬膜囊内与各种复合因素导致间盘组织、后纵韧带与硬膜囊间炎性粘连,使硬膜囊相对固定于椎管前壁而易致撕裂有关。病人即有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又具马尾肿瘤的特征,往往需配合脊髓造影或加用CTM协助作出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马尾神经长期受压粘连变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作者对168例肿瘤扩大切除、人工假体重建术后的病例进行观察,随访1~9年,平均4.2年。发生术后合并症者30例,其中术后感染2例,迟发感染6例,总感染率为4.8%;术后假体脱位3例(1.8%);松动3例(1.8%);肿瘤局部复发7例(4.2%);肺转移11例(6.6%),其中7例兼有肿瘤局部复发;假体排异反应1例。最后作者根据临床资料对上述主要合并症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
期刊
本文介绍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对骨科250例患者进行诊断。其取材成功率91%。与组织病理活检对照,完全符合及基本符合占92.6%。FNAC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100%,阳性予测值100%,阴性予测值为89%。
1980年5月~1991年12月收治脊柱侧弯500例,术后并发急性脊髓功能障碍的8例。此8例中,特发性脊柱侧弯1例,先天性脊柱侧弯及后突7例。脊髓功能障碍表现为双下肢截瘫的3例,单肢瘫4例和Brown-Sequard综合症1例。2小时以内拆除矫正器械,8例中7例脊髓功能完全恢复,1例正在恢复中,作者强调术终缝合伤口前进行唤醒试验和及早拆除置入器械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术中随矫正而使脊髓移位、拉长、受压
我们根据临床再植68例断掌的实践,认为在解剖部位的基础上,按伤断形态分型比较确切,也便于统计分析,即把断掌分成横形、斜形、纵劈形、圈形、毁坏形。文中还就再植中的几个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