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高中化学相对初中化学来说容量和难度都大大增加,因此个别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知识时感到不适应,长久以此就会成为高中化学“学困生”。造成学生成为化学学困生的原因很多,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无论什么原因,都对学困生学业的长期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学困生的策略,希望帮助学困生逐渐学好化学,未来有一个稳定美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我们所说的学困生指智力等身体状况和普通人一样,但是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不能达到国家课程要求规定标准的学生,几乎每个学校的每门学科都存在个别的学困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教师教授知识时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不能歧视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应覆盖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教学环境适合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为此,研究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提出防治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1.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1学生原因
  首先,学困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能从学习好的同学身上借鉴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按照科学规律按部就班地学习,对学习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不够明确。学生自主性较差,基本都是依赖老师,没有自己的计划。同时由于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基础不打扎实的话很难解决化学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学过的知识记忆不牢导致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不好,知识缺陷的日积月累,导致作业甚至听课都成问题,逐渐兴趣大失,厌学,成为学困生。
  1.2教师的原因
  由于教师长时间接触旧的教材,因此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尺度把握不准确,同时受到市面上各种教参书的影响,导致学科难度加大,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涉及知识面过于广泛,没有从吸引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导致教学效果很差。同时,有的教师用旧的方法讲授新的知识,陈旧的方法不适应新课程,导致课堂沉闷,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受到限制,最终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全无,导致厌学情绪产生,最后成为化学学困生。
  1.3学科的原因
  化学学科由于本身与其他学科的性质不同导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是化学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化学虽是理科,但是其中需要记忆的东西一点儿不少于文科,同时需要学习和理解的知识还比较抽象。学好化学,理解和记忆需要结合。而且化学的连续性较强,一种知识连接着另一个知识,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落后都会导致后面知识的学习难度增加。所以一旦学习缺口和盲点增加就会导致学习化学越来越难,最后成为化学学困生。
  2.转化化学学困生的策略
  2.1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教材区别于旧教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思考实验步骤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和图片,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解到“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出多种金属,尤其是用途比较广泛的金属,让学生一一辨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其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2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研究新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化学课堂更具有学习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讲解知识要注意深度,尽可能地让学生容易理解问题、熟记规律。同时,对于不同学生应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鼓励学困生,集中其精力到实现教学目标中,也可以采用课下辅导的方式。当然这些措施不会马上就收到成效,所以需要教师平时关心学生学习,鼓励其增强信心,对其优点进行肯定,通过这种激励作用来让其逐渐走出“学困生”。如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有的学生适合死记硬背,但是有的学生适合找规律记忆,教师因根据个人情况教授学生。
  2.3注重客观因素的影响
  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父母和朋友应该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商定孩子的教育问题,理解孩子暂时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鼓励和支持学生,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但应避免体罚行为,让学生在一个被人关心和爱护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找回自信,慢慢提高学习成绩。
  3.结语
  找到导致学困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会大幅度上升。教师和学困生家庭应该积极了解并解决学生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家庭和教师正确的引导加上学生自身建立足够的自信会让学困生逐步进步,一个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失雪琴.突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2]李一芳.浅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误差分析[J].现代交际,2014(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还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评价一直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是否具有艺术性,更是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该多加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性;
在我国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进出口企业大多选择美元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自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迁移一般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是指将已掌握的技能或知识运用于新环境之中以迅速适应新环境,即克服某类困难或完成某项课题的过程。迁移体现在一种动作技能的掌握,对提高解
期刊
内网安全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新的安全风险会不断产生,关键在于加强安全意识,发现眼前的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已知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影响范围。采取“人防+技防”
红船领航95载,博风击浪一帆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
依据调查和数据,从宏观上对黑龙江省下岗职工的总体规模进行推算和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下岗职工具有数量多、行业分布集中、实现再就业难度大和出现“逆向”流动等特点,即而从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文在新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尝试将多元评价、形成性评价、多维评价等各种评价引入课堂,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评价;教学;课堂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育思想和计划的过程,是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的反馈机制,具有导向激励、反馈调
如何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达到最优化,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指导小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探索着。本文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城西地方特产的调查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