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腹部平片检查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东方食疗与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腹部平片检查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入的8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病理证实,行多层螺旋CT检查82例,行腹部平片检查57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的腹腔积气阳性率高于腹部平片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胃肠道穿孔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0.2%、穿孔病因准确率为81.7%。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肠道穿孔及其病因方面要显著优于腹部平片,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诊断;多层螺旋CT
  胃肠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通常需要即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保障临床诊断准确性对促进手术方案正确选择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主要依据是急性腹痛与腹腔游离气体诊断。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临床诊断胃肠道穿孔的方法也随之增多,笔者对多层螺旋CT与传统的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胃肠道穿孔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促使患者有效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于本院的8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经If缶床病史及病理诊断证实胃肠道穿孔。其中,8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57例患者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15-82岁,平均为(50.9±13.8)岁。本组纳入对象全部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排除穿孔部位CT检查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图像处理均由2名医师进行阅片,使用常规腹部窗宽窗位、肺窗及骨窗对CT影像进行观察,同时对窗宽、窗位进行连续调整,并进行多平面重组、薄层重组以利于观察病例病变情况。
  多层螺旋CT检查:使用设备为64层多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00mA、0.5s/圈,重组函数FC30,矩阵为512x512,层厚为8mm,层间距为8mm。扫描范围:从膈顶连续扫描至耻骨联合水平为止(37例);具有明显上腹部疼痛的患者,扫描范围则由膈顶连续扫描到双肾下极为止(45例);仅行CT平扫者为74例,8例患者在CT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团注射对比剂,选择非离子对比剂,使用剂量为80ml至100M,流率为3ml/s。
  腹部x线平片检查:使用设备为DR机,进行腹部平片检查之前不进行任何肠道准备,不服用肠道对比剂,检查的范围为上界包括雙侧膈顶部、下界包括耻骨联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胃肠道穿孔气腹检出情况、CT间接征象及阳性率、多层螺旋CT对穿孔病因的诊断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x±s)表示,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率(%)表示,比较应用x2检验,当P<0.05则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道穿孔气腹检出情况
  多层螺旋CT腹腔积气阳性率为95.1%(78/82),腹部x线平片检查68例显示有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为82.9%,多层螺旋CT胃肠道穿孔气腹检出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经统计学分析,X2=7-602、P=0.00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具体胃肠道穿孔CT间接征象例数与阳性率如表1所示。
  2.2胃肠道穿孔部位CT诊断情况
  多层螺旋CT初步诊断穿孔部位符合率为90.2%(74/82),82例患者穿孔部位具体如表2所示。
  2.3穿孔病因CT诊断情况
  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相关病因符合率为81.7%(67/82),其中,38例消化性溃疡,13例胃肠道肿瘤,3例外伤性肠破裂穿孔,溃疡性结肠炎、医源性穿孔、肠梗阻均各为2例,肠扭转、异物穿孔、多发憩室炎、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切口疝内肠管嵌顿,粘连穿孔、结肠黑变病、结肠脓肿均各为1例。
  3讨论
  胃肠道穿孔为常见急腹症,也可见于憩室炎症穿孔及恶性肿瘤,在确定临床治疗方案与选择手术方案中,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与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准确诊断可减少盲目性剖腹探查。本组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检查的气腹检出率与腹部平片检查相较明显更高(P<0.01),与高运英等报道一致。说明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患者的诊断价值要显著优于腹部C线平片检查。结果提示,消化道穿孔的直接影像学证据为管壁局限性缺损,具有各组织结构重叠的限度,因此腹部平片检查不具有明显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同时克服了腹部平片检查限度,不仅具有较高腹腔积气阳性率,同时对患者胃肠道壁连续性中断、腹腔积液、模糊肠脂肪間隙等也可直接观察到,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在通过观察征象进行病因诊断并准确定位穿孔位置。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初步诊断穿孔部位符合率为90.2%、诊断胃肠道穿孔相关病因符合率为81.7%,提示腹腔积气是胃肠道穿孔最重要的一个间接征象,气体的分布由于受到气体的物理性质、腹腔解剖影响、病变影响,均可能导致气体分布具有一定随机性,对游离气体形态、气体分布进行单一的分析,在穿孔定为诊断中应用价值有限,小气泡是具有诊断提示意义的,其通常可提示穿孔部位,具有大量小气泡聚集于肠管周围、出现于伴有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肠管附近或最低平面肠管周围小气泡3个主要征象,综合上述2个及以上征象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由于腹部平片,具有较高的胃肠道穿孔主要阳性率,可有效指导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自己的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制约,并提出如何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提升高校内部控制质量.
探讨耳鼻喉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的感染影响因素,从而对预防以及控制感染问题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2016年1年到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紧张、恐惧、依赖及烦躁等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例,
期刊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已婚,因冠状沟疣赘生物4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4个月前发现在冠状沟背侧有两个米粒大小赘生物,表面粗糙呈菜花状,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2个月后赘生物逐渐增大至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将急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观察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急性阑尾炎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进行病理结果分析,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的40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诊出37例,诊断准确率为90%,漏诊误诊患者4例,占
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医院急需提高增强的竞争优势.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最为重要,医院的提升发展中,医院统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经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传统解剖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