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应宣扬国粹、传承文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学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把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中语文;方法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文化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把传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最瑰丽的一笔财富,语文是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把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传承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宣传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使有些传统文化渐渐消逝,有些传统文化蒙上了现代商业的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把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近距离的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传统文化,并且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动力,动力产生行动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但是由于平时学业重,备受高考压力,我们的高中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其实,语文学习中有很多传统文化,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进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比如讲四大名著时,可以采取课堂演绎、视频观看等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深刻的印象。不但有助于学生平时积累和应付高考,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文化内容形式多样,有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这些在语文课本中都有所涉及。老师在讲课时,不能只依照高考考试大纲,讲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此外,传统文化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终生受用。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传统文化,并延伸到课外学习,加强知识积累和沉淀,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文化传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老师一般都是遵循高考考试大纲,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是为高考做准备,着重强调对考试内容的记忆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解题技巧,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文化兴国战略的开展,要让全民树立传统文化传承观念,更不用说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老师在授课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文化传承,让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二)开发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1.对诗词歌赋的学习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词歌赋。以往对诗词歌赋的学习,只是强调背诵和解题方法,而没有真正弄清诗词里的内涵。其实,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歌赋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表达了孔子对做人做事的态度。总之,诗词歌赋中会涉及到民俗、饮食、价值观、爱情观等很多传统文化。在学习时,不光要知道作者和写作背景,更要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能学以致用。
  2.对经典名著的研究
  经典名著不光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其中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红楼梦》,以远古神话拉开序幕,写到“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讲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再者其语言优美,对每一出场人物的描绘都不相同,且充满诗意,如对凤姐的出场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是心灵鸡汤。通过对很多经典名著的研读,可以积累学生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修养。
  (三)全面运用第二课堂学习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在课堂上时间是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光靠在课堂上学习是不行的。因此,要全面运用第二课堂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1.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要定期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请相关专业老师来进行讲授。比如进行茶文化讲座,对茶的历史、品种、相关故事、品茶等进行全面讲解,让学生了解茶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
  2.定期举办文艺沙龙活动。学校和老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成立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比如举行诗歌朗诵大会,让学生积累知识,并能从中锻炼自己。同时,学校要办文学杂志,鼓励学生自己写诗和文学创作,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展示自己的特长。
  3.开展课外阅读日。课堂时间有限,且学习内容受限。学校要专门设立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要转变观念,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使青少年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使者。
  【参考文献】
  [1]林于珍.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J].教学艺术,2013(4)
  [2]罗墅森.把传承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J].考试周刊,2011(87)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师范大学集宁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如何更好地利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成为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们讨论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从阐述目前中职英语教育现状出发,讨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若干应用,意在给中职英语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英语;教学应用  1.当前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中等职业院校中的英语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认清现今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基
【摘 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赖于一定意义上的情感支撑,教育教学当不例外。情感教学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话题思考研究者颇多,其结果可以说是百花盛开。本文作者从教初中物理,对这门比较抽象而又深奥的学科课程教学如何赖于情感有其比较独到的思考,对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有其启迪意义。  【关键词】物理课堂;情感渗透;策略思考  一、教师情感投入需求关注学生学习的互助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知识比较深奥、抽
突出学生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所在,体现了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制定差异化发展教学策略,能更好适应学生学习认知需要,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在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又从传统的“哑巴英语”走向了“口语英语”的极端,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学生口语能力培养为主,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朗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因此,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只会写不会说,而现在的学生则是只会说不会写,甚至在口语表达中也经常出现语法错误。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使用的物理教材,着重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发现型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对系统知识的传授——“接受型教学”,实现由“接受型教学”模式向“发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可以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开始,而学生提问能力的强弱会受到心理、环境、智力、知识、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
在当今世界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也面临若由全球化,高科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更多机会和挑战。OIsen,West and Ching Yick Tse(20081指出在21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在高等教育领域,目前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并行不悖的发展格局。同时,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几近白热化程度。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体制进行研究,探讨了如何基于该体制之上,提升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 民办体制 核心竞争力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