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r——基于异质性家庭视角

来源 :商业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不仅是应对突发冲击、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复苏的政策工具,而且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效.通过将异质性家庭和货币政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文章考察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发现,降息不仅能够促进李嘉图和经验规则式家庭的消费和就业,而且有助于降低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与不考虑不平等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相比,考虑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拓展规则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显著降低.因此,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规则时,不仅应当考虑家庭的异质性,而且应当考虑可能的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
其他文献
以往关于乡村旅游意向的研究,关注点较多为旅游者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旅游者与乡村人员之间的关系可能发挥的作用.文章引入社会资本为前因变量、心理距离为中介变量,通过调研探讨了后疫情时代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意向.首先,关系信任与共同愿景会降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进而提高其乡村旅游意向,而交互联结的影响并不显著;其次,心理距离对乡村旅游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心理距离在关系信任和共同愿景与乡村旅游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是首次将社会资本三个维度运用到我国乡村旅游现象中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可以帮助后疫情时代乡村
玛2井区水平井井身结构均为三开结构,主要开发T1b22(百口泉组二段第二层T1小层)致密砂砾岩油气资源.玛2井区三开施工主要难点是造斜段钻遇大段褐色泥岩,钻头优选困难,机械钻速低,褐色泥岩易吸水膨胀缩径,易坍塌失稳;三开密度窗口窄,水平段微裂缝发育,易发生井漏;水平段长,井眼清洁难度大.通过对玛2井区施工的同类型井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提炼出了一套优快钻井方法,显著改善了褐色泥岩井段的机械钻速,减少了井下复杂,提高了钻井速度.
文章旨在全面揭示个体地位获得事件对团队成员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路径,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个体地位获得事件将促进团队成员的积极行为表现,进而为管理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来自28个团队的29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地位获得事件通过团队成员资源收益/威胁感知的中介作用分别对团队成员人际帮助行为和人际回避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团队合作氛围负向调节个体地位获得事件与资源威胁感知的关系,并对个体地位获得事件与团队成员人际帮助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有调节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
文章从流通视角出发,理论层面分析政府补助对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探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政府补助与流通企业效率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并考察国有企业的调节效应.进一步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241家上市流通企业201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会促进流通企业效率的提升;(2)社会责任在政府补助与流通企业效率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政府补助能够使流通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并由此推动流通企业效率的提升;(3)国有企业存在直接调节效应和间接调节效应.相较于非国有流通企业,国有流通
员工谏言被拒绝是现实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领导拒绝谏言、选择沉默或没有给与回应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排斥行为.社会排斥相关理论能够为我们理解领导拒绝谏言后的员工行为动机提供一个好的理论依据.Williams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的需要-威胁时间模型是社会排斥研究中较成熟且适用广泛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将拒谏作为独立的排斥事件,在需要-威胁时间模型下构建了领导拒谏影响员工行为动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在拒谏事件发生后,动态时间变化过程中,因拒谏这一排斥行为造成的消极情绪和需要威胁在不同个人特质和情境因素下如何影响员工的行
本文从信息技术变革对商业模式的企业价值创造、价值交付和利润捕获的影响分析入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演进的动力机制,提出企业信息生产力、个人信息生产力、市场匹配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信息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演进的四条路径,并梳理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演进的历史轨迹,总结形成了信息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演进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选取全国2009-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高层次人口红利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及溢出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我国高层次人口红利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流通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过程;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本身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特征,邻近地区社会环境的改善也会对本地流通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同时,高层次人口红利的形成对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性.因此,文章提出要加大对流通行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促成高层次人口
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0年29个省份的数据测算了省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考察了物流产业智慧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最高,处于第一梯队,西部和西北地区省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处于最后梯队.物流产业智慧化能够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效率的提升(减少批发零售库存量),但这种推动效应在不同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区域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表现为明显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
流通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数字经济助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回归模型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显著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当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每提升一个单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升0.001个单位,但影响系数较低,其他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政策扶持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流通业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为进一步助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加强流通业顶层设计并优化流通业数字化发展路径,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
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提高居民绿色消费水平是重中之重.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嵌入行为外部性分析,阐述居民消费态度、主观因素和行为控制因素驱动居民形成绿色消费意向的路径,并且解释了消费意向促进消费行为的机制.最后,从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提倡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和增强企业绿色消费品供给等方面,提出提高我国居民绿色水平的政策建议,实现“双碳”目标视角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