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醉如泥”之“泥”不是虫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有很多文章认为“烂醉如泥”之“泥”应为一种虫,认为把“烂醉如泥”之“泥”解释为“烂泥”是望文生训。①初看这些文章,观点确实很新颖,不过,细想总感觉问题很大。故笔者查阅了一些大型字典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烂醉如泥”道:“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不难发现,《汉语大词典》对其中的“泥”字没有进行释义。类似的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等字典辞书。②新说问题很大,而字典辞书又避而不谈,“烂醉如泥”之“泥”究竟何指,还是一个问题。故本人不惴粗陋,姑且对“烂醉如泥”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教。
  “烂醉如泥”语出东汉应劭《汉官仪》之“一日不斋醉如泥”,时间为汉代。同最早记载有一种虫叫“泥”的南宋《能改斋漫录》的成书时间相隔千余年。据笔者查,汉后千年无人论及“烂醉如泥”之“泥”就是虫,并且有明显记载有一种虫叫“泥”的《能改斋漫录》等文献也没有说“烂醉如泥”的“泥”就是虫。而论者简单地以千年后的(南宋)文献去框套千年之前(汉代)就已经使用的“醉如泥”,明显地以今律古,更何况这些记载有虫名“泥”的文献,都没有指出“烂醉如泥”之“泥”就是泥虫。
  据调查,论者所引的《能改斋漫录》、明人陈继儒《眉公群碎录》、清《康熙字典》等记载“泥”为虫之说的诸多文献,发现论者在截取材料与理解材料方面存在一定的偏颇与失误(需要指出,这些文献关于有虫叫“泥”的说法,当是一脉相承的,即时代处后的文献难逃照抄时代处前的文献的嫌疑)。或省略“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一堆泥”、“则如泥”等语词;③或对“如泥然”、“则如一堆泥”、“则如泥”等语词,视而不见。《康熙字典》、《能改斋漫录》、《眉公群碎录》等文献均有“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之类的记载,而论者均没有注意,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失误。它直接导致了对“泥虫”得名原因的误解,以及对“烂醉如泥”之“泥”本义的误判。“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均指像烂泥一样东西。我们结合文献前面关于“有虫,无骨,名曰‘泥’”的论词,可知:“泥”这种虫因形与“烂泥”极为相似而名“泥”。形状极似“烂泥”才是“泥虫”命名的理据。不然,《能改斋漫录》等文献又怎会有“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词语呢?论者省略、忽视“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重要语词,偏偏说“烂醉如泥”之“泥”不像“烂泥”之“泥”,而像“泥虫”之“泥”,明显地是非颠倒、本末倒置。
  又,“醉如泥”与“软如泥”、“滑如泥”、“浊如泥”、“臭如泥”、“烂如泥”等语词,具有相同的结构类型,在“泥”的意义上应该具有同一性。而这些词语中的“泥”很明显地都不指虫,而指烂泥。需要说明,烂泥即通常所谓稀泥。
  民间故事《翁婿对诗趣话》中有“睡觉如小死,醉酒似摊泥”的诗句。④其中,醉酒用摊泥作比喻,而泥又用量词摊进行修饰,此“泥”指“烂泥”显然,不指虫亦更加显然。之外,可对“泥”进行音韵学察考,以更深一层理解“烂醉如泥”之“泥”。泥,古音属泥母,凡泥母之字,多含有柔弱义。儿时玩过泥的都知道,泥很柔软,可以随人随意摆布定型。用醉如“烂泥”来形容喝酒大醉之人的柔弱与让人随意定型摆布的情状,不仅贴切而且很合情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我国南方口语谓人大醉而失体态,常用“一遢脓”来描绘形容。“脓”,鼻孔所流出的粘液,即鼻涕。“一遢脓”与“一摊泥”形式有所似,用于形容喝酒大醉而柔弱无力的状态,两者更有相似之处。此外,一些辞书编纂者也不赞同“烂醉如泥”之“泥”为虫的说法,如:《中华汉语大词典》“烂醉如泥”条:“醉得像一摊烂泥。”编者明显地认为“烂醉如泥”之“泥”为“烂泥”。
  值得一提的是,“烂醉如泥”今也多作“醉如烂泥”。民国小说《南北史演义》:“言未已,朱买臣已经趋至,呼萧栋兄弟下船,出酒劝饮,灌得三人醉如烂泥,令左右把他扛出,但听得扑通扑通好几声。”又,铁凝《大浴女》:“万美辰醉了,醉如烂泥了。”“烂醉如泥”作“醉如烂泥”的例子甚多,不胜枚举。另外,俗语有谓“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烂泥”等说法,其中“烂泥”用扶,且用于形容人的无用,因此,以“烂泥”来形容酒醉,当有理据可循,更何况词汇中就有“烂醉”这一词语形容喝酒大醉。从语言运用与发展的角度来说,解“烂醉如泥”之“泥”为“烂泥”,更具有群众基础,更符合人民大众的语言使用习惯与词语运用的现实基础,更何况“泥虫”之说根本就靠不住。
  笔者以为,解“烂醉如泥”之“泥”为虫之说的人,应是没有注意或没有仔细体味有关文献的“如烂泥然”、“如泥然”、“则如泥”等词语。⑤不然,辞书编者是不会出现笼而统之的做法的,论者也不会认为“烂醉如泥”就是“烂醉如虫”的。要之,“烂醉如泥”之“泥”是烂泥,而不是虫。
  
  注释
   ①此观点的文章很多,只列两篇:江津《烂醉如泥“泥”何解?》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1期;许晖《“烂醉如泥”的“泥”是一条怪虫》载《启迪》2009年1期。
  ②《现代汉语词典》“泥醉”:“作烂醉……俱指烂饮而酩酊大醉、瘫作一团之下不醒事态。”
  ③江津《烂醉如泥“泥”何解?》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④转引自李秀连《“烂醉如泥”并非“如烂泥”》载《作文与考试》2009年06期,但作者所持观点,笔者不赞同,上文有证。
  ⑤关于记载“泥”为虫的文献,附注列出。吴曾《能改斋漫录》:“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则活,失水则醉,如烂泥然。”陈继儒《眉公群碎录》:“醉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如一堆泥。”《康熙字典》:“又虫名,出东海,得水则活,失水则如泥。”
  
   (通讯地址: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微合金化技术在钢中的应用,最早表现在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的研制方面。其特征是在低碳钢中加入微量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Nb,Ti并采用控制轧制工艺。 七十年代中期,西德
认识自己开拓前进《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宋忠生大部分高校的学报都是依靠学校拨款来维持其运转的,而学校的经费又都比较紧张,因此学校给学报的款额十分有限,仅仅能保证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问题,近二三十年来,已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亦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占人体总重量不足0.05%的20多种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较明显毒害作用的微量元素有C
科技文章中汉字数字用法1)数字作为同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时,要用汉字。例如三叶虫、十二指肠、“八六三”计划等。2)农历和我国清代以前(含
近期,我刊收到社会反映,有不法分子在网上设立虚假编辑部网站,冒用我刊名义,利用电子邮件、电话、QQ等形式,向投稿人骗取审稿费和论文发表费,致使部分投稿人上当受骗。为此,
高中生物第二轮总复习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是课堂的有效教学。这就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高考的方向和脉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探讨提高高中生物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
学校的办学理念包含办学的本体观、属性观、价值观、人性观、实践观等。其中办学理念的属性观是指对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教育的独特本质的认识,一般通过学校定位和学校愿景来
探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科技出版事业的繁荣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于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实现“两个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开始有所转向。各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