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帐藉能保存下来的都是历史的幸存者,在今天我们见到最多的是清代晚期和民国的帐薄,大都记于当时生产生活之民俗。从清至民国,民间民俗手稿纸本不外家谱、分书、契约、帐藉、抄本五类,而帐藉又以南北地域,历史背景及用途,分为若干制式与品名。清至民国,从地域上看,西北路乃至黄河以北,多为棉麻制纸,外封以靓蓝皮纸护封,白麻纸本多产自甘肃,山西,河南三地,纸呈白色,多为自制,旧时无电灯,常常在夜间裁纸折叠装订成册,纸本无格全空白,筒子页内塞一叶已划好直线格的厚纸,便于书写成直线而自规矩,写完抽出即放入下一筒子,外封红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