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精铸型壳预热转移过程温度场及换热规律研究

来源 :精密成形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获得不同工艺条件对高温合金熔模铸造型壳在预热及转移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 根据实际工况设计了测温实验方案,采用热电偶测温的方法研究型壳在无保温措施、外加保温棉、填砂以及保温棉复合填砂4种工艺条件下对型壳在预热及转移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获得了型壳升温、保温和转移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曲线,并根据实际测温曲线采用ProCAST的反算模块对关键位置的界面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 型壳外加保温材料后导致升温时间范围从原本的1.5 h升高到2.5~5.6 h,同时冷却时间也随之增加.结论 在转移过程中,外部材料的换热方式均从自然对流转变为强制对流,换热强度增大,静置于铸型室后,换热方式恢复至稳定的自然对流方式,界面换热系数趋于稳定,且冷却曲线呈线性降低.
其他文献
TiAl合金是一种优异的轻质耐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兵器等热端部件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但其较低的室温塑性、韧性和较差的冷/热加工性能,限制了其工程化的进程.为挖掘TiAl合金的应用潜力,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从材料设计、组织性能调控到成形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TiAl合金精密成形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密铸造、铸锭冶金、粉末冶金和增材制造技术,目前,TiAl合金精密铸造叶片和热加工叶片已成功应用到航空发动机上,粉末冶金成形和增材制造技术在复杂构件成形和板
高熵合金作为一类新型多组元的复杂合金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异性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合金相比,高熵材料的制备工艺与传统材料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其特殊性.从不同维度出发,讨论与分析了各种形态高熵材料的制备成形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三维块体材料、二维薄膜及薄板材料、一维纤维材料以及零维粉末材料.主要总结了电弧熔炼法、感应熔炼法、增材制造法、粉末冶金法、磁控溅射、激光熔覆等制备技术;此外,讨论了通过变形加工工艺制备高熵薄板、丝材及纤维的方法.旨在对已开发的高熵材料的制备成形及加工工艺进行总结及讨论,为以后面向“工艺”
目的 建立铸态GH4175合金的本构模型以预测材料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绘制其热加工图,用于优选铸态GH4175合金热变形的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压缩试验机对铸态GH4175合金试样在不同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进行热模拟压缩试验,获得流动应力-应变曲线.结果 GH4175合金的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上升和应变速率的下降而下降;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本构模型第1道次的流动应力试验值与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3.54%,最小相对误差为0.38%,平均相对误差为5.1%;第2道次的最大相对
基于汽车轻量化的大背景,铝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汽车用板材的优选材料.主要综述了汽车车身板用变形铝合金的研究进展,以汽车车身板材常用的2×××、5×××、6×××和7×××系变形铝合金的应用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者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对各系变形铝合金应用在汽车车身板中的优劣势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系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常用成分及使用状态,并概述了汽车车身板用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最后,总结了各系变形铝合金在汽车车身板中的使用性能特点,并对变形铝合金在汽车车身板中的应用前景及主要研发方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