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中对话新闻采写的技巧创新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5621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闻界长期实践情况来看,传统媒体的对话新闻采访手段往往实施于政界高端人士、行业领军人物、公众事件当事人等群类,而对于“融合”于大众且没有鲜明社会个性特征和与大事件无关的普通公民来讲,却无缘参与这种新闻采访互动活动。而“走转改”活动的施行,让新闻从业人员走到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转变作风、文风,正好符合新时期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形势对新闻媒体的要求,符合新闻媒体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走转改”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话新闻是转变作风、改变文风的极好表达形式。
  一、对话新闻有天然的亲切感。因为采访进行时的近距离、面对面以及固定、特定的氛围,安静、舒适的语境,参与者“一对一”的特定对象思维模式,均为采访的可亲、可信、可感效果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二、对话新闻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虽然凡被采访对象都自然代表着某一类人,有其同一结构的特质、特点,但由于采访对象的个体化,这种采访又是个人独立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展现,在共性之外还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有别与同类、更加细腻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信息储备、兴趣爱好等内容,它比起通讯、消息、特写等传播方式更易贯穿始终地表达特定人物与众不同的一面,而且更具体、更鲜活、更真实、更多姿多彩。
  三、对话新闻有极强的互动性。每个人的思想产生,往往是有交流的互动、彼此的启发、激情的感染、思域的开拓等多种因素带动的。如消息等文体,记者多数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当事人的活动和言谈,没有置身其中长时间面对面地提问、判断、提示、表达的机会,只是一种单线性辐射。而对话新闻的互动,却可以引导读者意识流动、参与思考,更真实、具体、感人。
  当然,对话新闻还有话题时空跳跃灵活、记者也可发表提示性观点、场合比较郑重、受访者代表个人观点比重大、受众接受信息更轻松直接等也受到了大众的追捧。但是,在“走转改”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话新闻尚有以下几点需要应时代的要求而突破。
  一、打破选择采访对象的固化框框,与老百姓动真感情对话
  长期以来,传统新闻对话采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选择被采访对象时一定要人为地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最富或最穷的、从事产业规模最大或最小的、职务最高或最低的。所谓的典型性,就是找最极端的能表达作者提前设计好的话题、思维倾向的例子和代表人物。这样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不是公允发现,而是程序设定的新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随机采访现实生活中的任意一个小人物,任何人身上都必然有其不为人知的优秀和闪光之处;小人物也应该突破“禁区”,进入对话新闻的采访行列。只有这样的新闻对话,才是原汁原味,才能有真感情,才能从心灵走向心灵,达到新闻媒体“走转改”的目的。
  二、避免主题选择上的“贪大求洋”,以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
  在以往的新闻对话中,多数话题选择讲究重大主题,多为国家大事、地区发展主要话题、重大突发事件、名人成功经验等等。小人物的身边小事、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在选择范围之内。但是,在“走转改”活动中,就应该以普通人的需求为选题出发点,大家关心的就是媒体所重视的,人民需要的就是对话新闻所要涉猎的。这样才能使对话新闻放下架子来,改变表达语气,改变观察角度,考虑群众感受,自觉主动地请人民群众参与,真诚地保护他们关心时事的热情,给他们以参与新闻、互动新闻的资格,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新闻传播中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改变一阵风式的采访作风,让百姓感到记者就在身边
  在传统对话新闻采访中,常常会出现每当什么节日采访什么人、每当什么季节采访什么样的人的约定俗成的套路。在其它时间里,好多普通劳动者(如护士、劳动者、教师、妇女、留守儿童等)就不再露面。这种一阵风式的访谈、对话运动,给人形成一种新闻媒体是根据工作需要“拿来用”的概念,无意中将这些人物变成了新闻媒体的“工具”,是媒体需要,不是社会需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一年365天随时随地访谈各类人物,因为这些人一年365天都存在。在内容上也不应该是每次访谈都要放大景深去回顾他的一生,也可以访谈他的一年、一月、一天、一刻,不要人人都有豪言壮语,只需探求不同人心里的本能响声即可。这样的新闻对话便自然生动活泼、还原了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原型,就会让百姓感到记者随时都在我身边。
  责任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
生物学微格教学提高成效性的关键一点是学生的自身能动性。没有内在学习需求、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学生是难以有效地建构自身知识系统的,因此生物学微格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
项目驱动化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把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而且追求答案的不唯一。教师秉承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学的过程延展至解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薄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活动。布鲁纳所倡导的以直观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应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研究组加用个体化护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低碳环保思想的指导下,人们通过绿色、健康的设计思路创造低成本的景观设计作品,有助于从实践层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该文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