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瑞安市梅屿乡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瑞安市梅屿乡效益农业发展优势,针对目前梅屿乡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效益农业;发展优势;问题;对策;梅屿乡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279-01
  
  1梅屿乡效益农业发展优势
  梅屿乡地处瑞安市飞云江中上游北岸,辖24个行政村,人口25 149人,耕地面积835.57hm2,其中水田450.73hm2,旱地384.84hm2,是一个农业特色乡。近年来,梅屿乡根据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形成了344.13 hm2的大棚番茄基地,220.00hm2的沿江蔬菜基地,142.00hm2马蹄笋基地,120.00hm2杨梅基地。2000年梅屿乡被瑞安市委、市政府授予“番茄之乡”荣誉称号,2002年大棚番茄基地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省级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强绿”牌番茄产品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标志认证,注册的“三马”牌芹菜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建成了6.67hm2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初步形成猪、牛、鸡、鸭等规模养殖场7个。2007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7 963.0万元,其中蔬菜总产值6 922.6万元,为梅屿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梅屿乡效益农业发展如此迅猛,主要有2大优势:一是技术优势。梅屿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大棚蔬菜,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从单一的番茄品种发展到现在的番茄、茄子、甜(辣)椒、黄瓜、芹菜等多个品种,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种植经验,为今后的大棚蔬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另外,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引进大棚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保障了该乡大棚蔬菜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市场优势。梅屿乡的大棚蔬菜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时空互补性。梅屿乡的大棚蔬菜在春节前后上市,比福建、广东迟,比山东等长江以北的大棚蔬菜要早,比浙北地区的大棚蔬菜也要早1个月左右,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优势。同时还具有较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到目前为止,该乡已与上海、苏州、常州、杭州衢州等13个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建立销售关系,方便了市场流通渠道。
  2梅屿乡效益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梅屿乡大棚设施以毛竹大棚为主,高度不够、温光条件差、抗灾能力弱、田间操作不方便,已经不适应无限生长型番茄新品种的种植要求,从根本上阻碍了大棚蔬菜的发展。此外,道路、排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也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2市场信息环节薄弱
  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多部门条条管理体制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多数农民渴望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农民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形成“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的普遍现象,影响了梅屿乡农业结构调整,也阻碍了大棚蔬菜的扩大与发展。
  2.3农民科技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梅屿乡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素质不高。据了解,从事农业的绝大部分是老弱人员,目不识丁的占大多数,这些人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致使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有些还在用高毒农药,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大中城市。如引进的番茄新品种,大部分农民已经知道它的优点,但是由于农民还没有掌握种植技术而不愿意种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2.4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后服务组织发展滞后
  梅屿乡的大棚蔬菜年总产量4.1万多吨,本地市场无法消费完,必须抢占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的市场。该乡虽有合作社,但在市场开拓和产品包装销售上缺乏力度,以致销售量难以提高,影响了供求平衡,既不利于品牌的形成,也不利于种植规模的扩大。
  3梅屿乡发展效益农业的对策
  3.1强基础,保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稳产、增产的基础,在巩固中低产田改造成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全面开展以河溪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努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设施,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2建基地,带产业
  立足大市场、大流通,调整农业结构。一是切实提升大棚番茄基地辐射能力,实现增效持续化;二是努力发展沿江温州市级常年蔬菜基地,种出放心菜,种出好效益;三是合理开发以马蹄笋、杨梅、中药材为主的山地经济,建成市第3个规模化的马蹄笋基地,合理扩大养殖业规模,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真正形成商品化生产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3.3争项目,促投入
  在完善投入机制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信用合作服务平台,依托合作社以及农村合作协会,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信用评级制度,完善农民联保互保制度,切实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大
  力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一是加大对现代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新建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建设基地道路、排灌、水电等基础设施,增强农民对农业的信心。
  3.4依科技,促高效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稳定,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到位率;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指导,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三是争取科技立项。
  3.5创品牌,增效益
  一是依托瑞安市农协组织平台,充分发挥供销合作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优势,成立销售组织,定期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不断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努力创建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二是严格农业标准化生产规程,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之路;三是完善绿色通道,创造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确保农产品运销一路绿灯;四是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全乡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
  3.6抓培训,强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农技推广网络,全面实施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积极组织农技人员,邀请有关农业专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新技术新技能知识培训,努力转变农户观念,切实提高农户开发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素质,提高其科学种田意识和品牌增效意识。
  
  4参考文献
  [1] 张真和.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势在必行[J].农民科技培训,2001(7):8-9.
  [2] 刘建芬,张晖.发展无公害蔬菜必须采取新对策[J].甘肃农业,2005(7):49.
  [3] 徐静,王元辉,王亮.发展温州无公害蔬菜的若干思考[J].温州农业科技,2000(2):1-5.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3年10月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术中应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21例分为两组,术
结合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兽医临床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兽医学科与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是成为一名合格兽医必需掌握的一门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典型的病例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的结合
[目的]探讨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增加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两组病
综述了晚籼杂交水稻宜优673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