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教师使用良好的数学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于小学生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也是能够体现教学要求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协助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次能够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够为学生在将来初高中的学习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一、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数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思想[1]。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思想,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中快速理清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数学思想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能力,所以学生在使用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活动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手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教学活动的不正确使用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活动。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甚至到初中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一直都是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法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简单的长方形的周长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直接画出一个长方形,通过结合长方形的相关性质对学生进行实际的讲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或者草稿纸上画出简单的长方形,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其实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利用“形”来表现“数”,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就是在图形上直接标出相关的数学条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就是将学生抽象的思考过程简化到实际的笔记本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锻炼逻辑思维。其次就是能够通过具体的图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表示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完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形象化思维学习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最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2.符号化思想的应用
  数学知识的学习脱离不开符号化思想的教学,因为大部分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2]。比如说加法的交换律,虽然有文字的解释,但是更常用的还是:a+b=b+a,或者说加法结合律:(a+b)+c=a+(b+c),这些符号都是数学符号化思想的具体应用。而且学生如果能够掌握相对成熟的符号化思想,在初高中学习代数相关知识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有部分的代数习题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数学符号化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经典例题法对学生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比如说教师教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可以找到经典例题(1000+100+300-500+200-400)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1000+100+300-500+200-400=1000+100+200+300-400-500=(1000+100+200+300)-(400+500),通过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其实这几个算式的运算结果是一样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括号”的实际运用规律,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括号简化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数学知识,同时渗透了符号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类比思想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能够进行相关性的学习。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思想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结构特征和思想内容进行比较。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可以拿加法交换律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引导。像加法交换律是a+b=b+a,那么从结构上考虑,乘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应该是a*b=b*a。这就是从知识的结构特征和知识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进行类比思想的渗透。或者教师在教学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可以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比如说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可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小恐龙有一个头四只脚,翼龙有一个头两只脚,那么现在一共有12个头,32只脚,一共有几头小恐龙,几头翼龙。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使用类比思想的几率。
  4.单位思想的应用
  其实对小学生来说,单位思想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对于单位的思想没有实质上的认识,比如说学生经常分不清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这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单位思想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千克和克的相关数学知识点时,首先可以讲明白千克和克是不同的重量单位,在实际的生活中千克表示的重量比较重,克表示的重量比较轻。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单位是千克,像在超市买菜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马铃薯多少元/千克,或者是洋葱多少元/千克。为什么千克单位看起来要比克单位重呢,因为1千克=1000克。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于单位的理解,进而能够树立良好的单位思想,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者学习活动中提高自己。   三、數学活动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经常难以集中,尤其是面对数学这种逻辑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过程相对枯燥的学科来说,学生的表现更贴近本性[3]。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活动,通过趣味性数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游戏教学,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班级内部选择两名学生分别充当公式中的字母,教师首先教学a+b,也就是让一个学生a和另一个学生b牵手站在一起,之后教师教学b+a的过程时,让一名学生b主动和学生a进行牵手,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进行提问,这两名同学的动作导致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顺势引出a+b=b+a的交换律相关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开展贴合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知识的影子,所以教师教学时可以选择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比如说教师教学“有趣的图形”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布置给学生开展课外数学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学校中由不同的图形构成的建筑或者校园设施都有哪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有趣的图形”的相关性质和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有趣的图形”的数学知识。在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图形。这两种办法都能够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于“有趣的图形”的认识,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图形知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是指导学生能够进行良好学习的明灯,数学活动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小路。在黑暗的数学知识学习摸索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开展数学活动的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小平.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 2019, 672(2):32-34.
  [2]张鹏.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4):82-82.
  [3]许雨润. 小学数学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16(6):120-120.
其他文献
又是中考复习时,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效率,在总复习的课堂上更是如此。而目前的数学总复习课堂上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第一,教师只关注资料上的习题,对教材习题研究较少。第二、教师只关注教材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关注程度较少。第三,教师过分地追求知识的数量,而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第四,教师一般只注重对知识的反复练习,而忽视了对知识层次进行梳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都讲n遍了还是错”,这是数学教
期刊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要想走得远,就要有团队的力量。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一个人孤军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在今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单是有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懂得团结协作,有团队意识的人才。俗话说得好: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自美国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现如今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育行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真实发展状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数学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自主地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措施探讨  引言: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高中数学在教学的阶段,能够以新的形式将固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学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便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需要培育学生的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需要多多关注学科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初中生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此,本人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多方面谈一谈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研究高考试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考试导向,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充分利用2021年高考I卷数学试卷第7题,从真题呈现、变式探究、思维障碍、改进措施几个方面着手,在核心素养视觉下对高考试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  今年高考是新高考的第一年,試题的风格简约朴实,试题的表述简洁易懂,试题的命题遵循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
期刊
摘 要:2019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变革。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新教材对“三角函数”概念教学作了全新的处理。研究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 “三角函数的概念”为例,对新教材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创新了教学设计,凸显了函数本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整合  对于高中数学教材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何况是刚刚推广使用的新教材。教师应立足于教材,但教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相应教学内容,高效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因而,在当前的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成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其小学教学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越来越深,并且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锻炼小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在一定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新知识的精神,让学生们在学习时能够更加高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夯实基础。并且,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们在小组学习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其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教学方式能够达到一个正面效果,有益于传统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应针对新高考的要求,及时转变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积极性。在新高考背景下,数学作为必考科目,其重要性愈加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明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遵循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结合数学教学现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得学生适应新高考形势,提高高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直沿用照本宣科的单一教学模式,课堂环境一度单调,缺乏小学生喜爱的趣味方式,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受束缚,学习依赖教师,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促进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要提高自身对改革的认识,善于接受先进育人的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