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 查资源 清合同 破难题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全县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9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4万亩,人口29.9万人,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全县林业经营面积84.8万亩,林业用地面积76.8万亩,有林地面积5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2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3%。
  2007年10月,我县被确定为省、市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我们以突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重点,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完成集体林权明晰产权任务,全县完成集体林家庭承包经营11.5万亩,占集体林有林地面积12.6万亩的91.3%;清查出宜林地3.3万亩;清理、纠正、规范林地承包合同1116份,其中认定合理合同968份,调整完善合同125份,增加村集体收入358万元,纠正不合理合同23份,挽回经济损失441万元。
  我县集体林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资源底数不清、帐实不符;流转程序违法、合同纠纷繁多、权属界定模糊;林权流转暗箱操作;确权颁证滞后、林权档案不全;一林多主。为了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我们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突出资源普查,着力解决底数不清的问题
  
  由于我县集体林长期没有进行二类清查,资源数据和实际存在很大误差,底数不清;大多数林地多次发生流转,造成了权属不清。如果把底帐作为依据直接进行林改,林改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资源普查中,由县林改工作队牵头,每个村配备两名乡干部为乡级普查员,每个普查组吸收2—3名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要全程参与普查,并将普查结果向村民公示。全县参与资源普查的人员近千人,先后利用2个月时间,逐地块、逐林带进行实拉实测,核实面积、株数和权属变更等情况。针对存在的复杂问题,县委、县政府反复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下发了林改实施方案和细则。
  
  二、严格清理合同,着力解决流转混乱、权属不清问题
  
  我县林地流转合同不规范、价格不公平、程序不合法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由县法制局、县法院和县经管站组成的确权工作组,将林改前签订的林地流转合同,规定时限全部上缴到乡镇经管站统一封存管理,逐一认定,对梳理出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价格合理、手续完备、程序规范的林地流转合同,确认为有效合同;对价格偏低、部分条款不规范的林地流转合同,适当调整价格,通过补充条款,完善合同;对合同价格过低、内容显失公正、流转程序违法、群众反映强烈的林地流转合同进行纠正。同时,对于一林多主,多次转卖,只交定金,只有书面合同、未交购树款的林地流转合同都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宝泉镇龙泉村的林木被村干部以每株5元的低价卖掉,并且只有合同未交购树款,县林改确权工作组依据法律法规认定此合同为无效合同,予以废止,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对于林地出售价格偏低的合同,采取协商的办法,由村集体与购树者进行协商,适当调高价格,达成协议的,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投票表决;达不成协议的,由村集体终止合同,由持有异议的一方申请仲裁或到人民法院起诉,按裁决结果执行。
  
  三、把握林改方向,着力推进未流转林地承包经营问题
  
  林地承包经营是林改的关键。根据林改政策和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林地承包经营。并明确提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实行承包到户;薪炭林实行均分到户;条件好的宜林地实行租赁到户;条件差的宜林地划给有能力的农户,在一定年限内无偿造林使用;荒沟、荒坡治理实行同林地挂钩;村民无流转意向的林地,仍由村集体管理。在林地承包过程中,为了防止和杜绝发生暗箱操作等问题,我们采取竞价承包。以村为单位,划分承包单元、合理确定底价,进行公开竞价发包,全县共签订1894份林地承包合同,增加村集体收入5000多万元,全部均利到农户,坚持了林改的正确方向。
  
  四、建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造林难、护林难问题
  
  林权制度改革,改的是林权,活的是林业。林改后,实行“谁造谁有,谁管谁受益”,造林主体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农民主体的转变,农民造林育林积极性显著提高,造林难、护林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林改后,我县新造林4.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3个百分点。针对林改后林木管护的新情况,采取了“委托管护、有偿服务、风险共担”的林木管护模式,即以乡镇为单位,在全县成立了7个林木管护协会,对林木管护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林权人各林木管护协会每年每株交一定的管护费,如有林木被损毁破坏,由协会赔偿。林木管护协会同时对林权人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有偿服务,形成了“政府引导、林农自愿、协会运作、乡村监管、部门服务”的林木管护新格局,有效解决了林改后林木管护难题。
   (责编:郑婷)
其他文献
桶将净水饮用方便且卫生,近年来逐步进入了家庭、单位及公共场所,已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的明确指示,这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十三亿人民的心愿。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