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手段,不仅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进行颠覆,同时更需要以一种创新、有效的教学途径,来实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本位理念实现。特别是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广大小学教师必须要紧随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通过拓展教学形式、改变教学方法、强调课堂互动、重视理论与实践联系等创新教学策略的应用,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整体创新。本文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对此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带来一定帮助。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必须要在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响应新课改的各种号召与要求,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实际教学情况,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性教学方式。鉴于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挣脱出来,在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以多种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创新,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特点
  (一)强调激发性探索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理念认知。鼓励学生从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知识点记忆中解脱出来,强调广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双手、大脑来展开认知,在不断实践与操作过程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最终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理念转变为一种激发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乐观地对数学认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强调整体数学课程的实践性
  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现阶段的数学课程设计不仅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各种题目以及授课目标在设置之初都以学生的体验和亲身实践作为突破口。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教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的实践,方可实现知识点的理解和获取,同时也确保了整个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策略
  (一)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理念的体现,合作意识必须要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进行合作,为日后投身于工作与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七巧板的排列来进行竞技比赛,最后比一比这些图形通过位置上的变化后是否发生了不同。相信在这种合作关系的推进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对既定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在促进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同时,实现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强调情境教学在数学授课中的创新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必须要将学生从“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学”中解放出来,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来强化兴趣认知,以此来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百分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周末老师去超市买东西,相同的两件裤子,一个柜台打七折,另一个柜台打八折,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想一想,我应当买哪个柜台的裤子呢?”相信在这种生活情境的设计中,学生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对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认知,同时也会站在生活常识的角度来寻找出最佳的购买方式。
  (三)强调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创新过程中,每一名学生的基础以及理解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能力差异,通过分层教学的手段,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授课活动。例如:在进行“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小木棍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进行计算认知,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优生,则是可以通过“比一比、练一练”,看谁的计算结果又快又好,来进行学习激励。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确保学优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目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创新,不仅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体系中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来实现,同时也应当强调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其在整个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调动其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青島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赵红路小学
其他文献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实效性低。本文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大纲”分析其原因,并极力倡导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争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小学教学研究中学生培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就
旧金山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各阶层、群体、社区的融合,提出“城市数字融合”(Digital Inclusion)战略。这项综合性战略包含多方面的项目,而且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普及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将“小先生”制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去,不仅让每个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优点在职责清晰的“小先生”职位上发挥作用且循环任职,还会开展班级“小先生”展示和互评活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效,班级集体在“小先生制”的鼓励下不断提升。  “小先生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教学做合一”原理,在普及教育上创造而来的。“小先生制
对南宁市青秀区三个新建城市公园(凤岭儿童公园、民歌湖公园、邕江滨水公园)的园林植物开展调查,以期了解南宁市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组成状况、应用现状和生长情况,为南宁市城
在过去的2017年,山西神木县、河南郑州金水区等地在宣传标语中出现地名“穿越”的情况,陕西神木县街头的文明宣传语开头竟然是“爱国爱家,爱我长沙”,被网友调侃为“神木爱长沙”。中部某省执纪部门在某县巡视时,发现县里的一些领导干部发言材料雷同,通过将25份发言材料的“关键字”在网上搜索,结果20份都能搜到原文。  其实,“文抄公”的问题由来已久,也并非基层所独有,只是在基層尤为突出。不过,我们不能一味
一、引言  课堂对话情境是指为了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而创设的具体场景或氛围。通过在教学行为(宽容、诗意、开放)和教学内容(课文、问题、想象)上创设对话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课堂效率,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也有极为积极的影响。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动情。因而,情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不同的阅读风格,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索了情境引导、激发学习兴趣,语言幽默、增添课堂色彩,个性发展、彰显阅读魅力,合作探究、激活课堂活力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作用,尽最大可能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