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对话的“合作原则”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物对话中,不知不觉成为了约定俗成的理论。合作虽然在人类的对话中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原则直到1967年才被H.P.Grice正式提出。对于合作原则,他是这样总结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尤其是特定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对话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施加语言的一方和承受语言的一方往往存在某种默契,或者说,在他们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对话的双方必须遵守。我们经常说,戏剧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通常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对话的合作原则,同样可以应用到戏剧分析当中,本文以《威尼斯商人》为例,从人物对话中运用的合作原则进行剖析,采用全新的视角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性格进行更深层次的诠释,从而探讨莎士比亚留给后世的语言风格特色。
其他文献
从宏观角度而言,现代汉语词汇有几大重要特征:第一,双音词作为静态体系的主要形式,而单音词在体态系统里仍旧占据了首要地位。第二,词汇单位造词具有理据性的特点,词组表明含
果戈里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也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他坚持源于生活、忠实于实际生活的写作风格,采取典型的戏剧冲突、嬉笑怒骂的形式,揭露当时俄国沙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