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制规则再思考——以行政规制为核心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使用格式条款这一特殊的缔约形式,但为了避免格式条款相对方权益受损,各国都对格式条款予以规制,我国亦不例外,我国民法典通过496-498三个条款对格式条款进行了规制。但却忽视了区分规制主体的必要性,忽略了格式条款的更改规则的重要性,更没有注意到格式条款在互联网领域的特殊性。在现行背景下,司法规制和社会规制都不足以弥补缺漏解决问题。只有行政规制可以凭借其预先性、主动性、普遍性、高效性、强制性,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弥补民法典所存在的缺陷。
其他文献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发掘学生自身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成长,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应对社会压力,为干预高校学生抑郁症心理危机提供可能性.
2020年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实施的第五个年头,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公信力不断得以提升,法治公安建设初显成效,但近年来陆续曝出的几起涉警事件,顿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强攻式传唤”为切入点来分析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全面深化法治公安建设贡献力量。
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可诉一直存在较大分歧,相关研究也显得不足。公证债权文书可以减少诉讼成本、缩短回款时间,这对于调整和维护正常的民事经济关系、法律秩序以及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证债权文书被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复的形式定性为不可诉,但是最高院在相关裁判中也明确了当事人可以依据公证债权文书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并不排斥当事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本文认为,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内容无错误的公证债权文书不可诉,诉讼作为最后的保障,应当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公证债权文书的效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