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结合所在学校起始年级学生的组成特点、教师教学的实际困难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尝试利用导学案创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并对导学案高效课堂实践中呈现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
一、实践背景
本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所招收学生均为本区参加中考的初中生。但由于本区地处新城区,招收的学生既有来自城区的,也有来自农村的分配生,种种原因,使学生在入学时呈现出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同时,不同初中学校毕业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强弱不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相差很大。以上这些问题使得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困难重重。针对这些不利因素,笔者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编制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分享的导学案,采用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课后巩固案及分层习题的形式,运用“预习-探究-巩固”的循环教学模式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二、实践思路
导学案主要由三个版块组成,即预习案、探究案和巩固案。导学案的实施遵循下列步骤。
每节课的前一天给学生发放预习案和探究案,鼓励并要求学生或小组间相互预习、学习和探究,查找可以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一到两个问题并写在预习案或探究案上,以待第二天的课堂上解决。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思路,最后由教师解答疑难点。
课后,利用巩固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训练,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与升华,从基础性学习向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过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案的设计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前的预习内容力争做到针对性强,效率高。预习案的设置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以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单词拼写、短语搭配及释义、生词猜测和困难句子分析等任务。课前预习案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性或合作性学习,扫清自己在字、词、句等基础方面的障碍,提前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第二天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天的授课基于首日的预习,采取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方式,进一步落实基本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和运用,以求让全班学生达到“共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性的问题,通过群组讨论和教师讲评,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探究案的设置应结合本单元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模仿,修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巩固案的设置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基础巩固(必做题)以及能力提升小测试(选做题),在让不同层次学生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有余力的学习欲望。
三、实践举例
笔者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Reading”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预习案
在对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等做了仔细的分析后,设计了课前的预习案。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于奥运会及奥运项目了解不多,在预习案中设置“Where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s? Who could not take part in the Ancients Olympic games? Can you list five events of the Olympic Games? Who is your favorite athlete?”等難度不一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背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罗列出本课时的基础词汇、短语、句型,如compete, medal, stand for, volunteer, regular, basis, slave, as well, replace等,鼓励学生自行预习并扫读课文,找出自己感觉困难的疑难点,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并在预习案和探究案中写下依旧未被解决的问题,为第二天的课堂任务做好准备。
(二)探究案
探究案的设计基于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对于预习案的学习,以任务形式呈现。教师灵活掌控课堂,设置填充的形式(如下),引导学生对于课文进行阅读和整体理解,掌握“共同基础”。
Task 1:An outline of Pausanias’s interview.
1.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are held ________.
There are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
一、实践背景
本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所招收学生均为本区参加中考的初中生。但由于本区地处新城区,招收的学生既有来自城区的,也有来自农村的分配生,种种原因,使学生在入学时呈现出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同时,不同初中学校毕业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强弱不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相差很大。以上这些问题使得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困难重重。针对这些不利因素,笔者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编制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分享的导学案,采用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课后巩固案及分层习题的形式,运用“预习-探究-巩固”的循环教学模式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二、实践思路
导学案主要由三个版块组成,即预习案、探究案和巩固案。导学案的实施遵循下列步骤。
每节课的前一天给学生发放预习案和探究案,鼓励并要求学生或小组间相互预习、学习和探究,查找可以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一到两个问题并写在预习案或探究案上,以待第二天的课堂上解决。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思路,最后由教师解答疑难点。
课后,利用巩固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训练,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与升华,从基础性学习向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过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案的设计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前的预习内容力争做到针对性强,效率高。预习案的设置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以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单词拼写、短语搭配及释义、生词猜测和困难句子分析等任务。课前预习案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性或合作性学习,扫清自己在字、词、句等基础方面的障碍,提前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第二天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天的授课基于首日的预习,采取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方式,进一步落实基本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和运用,以求让全班学生达到“共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性的问题,通过群组讨论和教师讲评,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探究案的设置应结合本单元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模仿,修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巩固案的设置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基础巩固(必做题)以及能力提升小测试(选做题),在让不同层次学生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有余力的学习欲望。
三、实践举例
笔者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Reading”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预习案
在对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等做了仔细的分析后,设计了课前的预习案。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于奥运会及奥运项目了解不多,在预习案中设置“Where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s? Who could not take part in the Ancients Olympic games? Can you list five events of the Olympic Games? Who is your favorite athlete?”等難度不一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背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罗列出本课时的基础词汇、短语、句型,如compete, medal, stand for, volunteer, regular, basis, slave, as well, replace等,鼓励学生自行预习并扫读课文,找出自己感觉困难的疑难点,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并在预习案和探究案中写下依旧未被解决的问题,为第二天的课堂任务做好准备。
(二)探究案
探究案的设计基于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对于预习案的学习,以任务形式呈现。教师灵活掌控课堂,设置填充的形式(如下),引导学生对于课文进行阅读和整体理解,掌握“共同基础”。
Task 1:An outline of Pausanias’s interview.
1.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are held ________.
Ther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