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秋天,橘子红了!橘子是妈妈最爱吃的水果。妈妈总是把橘子皮剥得干干净净,肥肥嫩嫩、圆圆滚滚、闪着亮光的橘红色圆球,忍不住想吸一口。一天,我在楼下帮妈妈买橘子。看见小贩将一些松树的针叶松散地盖在新鲜的橘子上,据说这样可以延缓橘子发生霉变,能够长时间保持橘子鲜度。这种做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是否真能防止橘子变霉?我咨询了学校的科技老师,老师建议我们科技小组自己动手用实验来验证。
实验器材
新鲜橘子4只、鲜松针叶一把、小刀、培养皿3只、高压锅1只、微波炉1只、500ml玻璃瓶1只、无菌滤纸若干张、酒精灯、酒精棉球、塑料盒1只、牛皮纸若干、干净纱布若干。
实验准备
1.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在高压锅内蒸煮20分钟消毒;
2.玻璃瓶内装上约250ml的水,用棉花塞住瓶口,再用牛皮纸裹住,在微波炉内高火加热5分钟消毒;
3.将塑料盒、双手用酒精棉花消毒。刀具在酒精灯上消毒。橘子用干净纱布擦拭,除去表面的不洁物;
4.将松针洗净,选择等长松针(8cm左右)4束,每束100根备用。
实验过程
在洁净的条件下剥下橘皮,用消毒过的解剖刀在橘皮上取样12块,每块约2cm×2cm。将橘皮样品分别置于3个培养皿当中的无菌滤纸上,然后用蒸馏水将滤纸湿润。
培养皿分别做3种不同的处理:图1.不放松针叶;图2.将松针叶摆成一束放在橘皮中间;图3.将松针叶松散地盖在橘皮上。
实验记录
我们看到橘皮在相同的环境之下,因有无松针或松针摆放情况的不同,三组样品有着明显的区别。3个培养皿中的橘皮在开头两天均无变化。无松针叶的皿中的橘皮在第三天出现了白色斑点,第七天部分出现灰绿色,第八天就全部变成灰绿色了;松针叶放在中间的培养皿中的橘皮到了第五天才开始变化,到了第八天只有部分出现灰绿色;分散盖上松针的培养皿中的橘皮发生霉变的速度较慢,到第六天才有少许白点,第九天才部分变成灰绿色。
实验原理
我们知道生在橘皮表面的霉是青霉。青霉生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称为直立菌丝。青霉的菌丝顶端呈扫帚状,在其每个分枝上都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成熟后呈青绿色,所以在橘皮上的霉菌是青绿色的。温湿的条件有利于霉菌生长,那么,松针为什么可以有效的抑制霉菌的生长呢?我们知道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好像一堵严实的围墙保护着绿色加工厂。松针叶片的表皮细胞上还有一层蜡质,可以使叶片的水分蒸发比较缓慢,这样就能逐步提供橘子表皮的水分,使橘子能较长时间地保持鲜度。这是抑制霉菌生长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松针叶会散发一种特殊气味,对抑制霉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橘子皮上直接铺盖松针叶也起到了与外界隔离,隔温的作用。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在家庭中可以用松针叶在短时间内防止食品变霉。这样既经济又安全。但在工业上若直接利用这种方法,则代价太高且不利于环保。所以必须找到替代品。如提取松脂,或人工合成类似松脂,可散发出特殊气味的物质,用以抑制细菌生长。
我们的收获
实验结果表明:不采用松针保护的橘子皮,新鲜时间短,容易发生霉变;而松针叶铺盖在橘子皮上的防霉作用比不直接接触橘子皮的防霉作用更明显。说明松针可以保鲜,防止橘子发生霉变。所以用松针防止橘子霉变的民间土办法是有效的,有科学依据的。同时,它对其它食物也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过查阅资料,我们还发现,鲜松针还可以贮藏板栗。方法如下:将松针采回后,晾干水分。在藏板栗的盛具里,铺5厘米厚的松针,再铺上无霉烂、无变质的板栗3cm厚。如同上法,依次存放,到最后再盖上一层5cm厚松针,放置在通风、凉爽、干燥处保存。需要吃时,将松针一起取出,这种保存法到第二年开春后,仍新鲜如初,但要防止春后板栗萌芽。
另外,此次活动也让我们了解到松树的其他用途:建筑、造纸、榨油、提炼松脂等,十分广泛。通过这次的实践,激发起我们对微生物研究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消毒,灭菌的方法。
秋天,橘子红了!橘子是妈妈最爱吃的水果。妈妈总是把橘子皮剥得干干净净,肥肥嫩嫩、圆圆滚滚、闪着亮光的橘红色圆球,忍不住想吸一口。一天,我在楼下帮妈妈买橘子。看见小贩将一些松树的针叶松散地盖在新鲜的橘子上,据说这样可以延缓橘子发生霉变,能够长时间保持橘子鲜度。这种做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是否真能防止橘子变霉?我咨询了学校的科技老师,老师建议我们科技小组自己动手用实验来验证。
实验器材
新鲜橘子4只、鲜松针叶一把、小刀、培养皿3只、高压锅1只、微波炉1只、500ml玻璃瓶1只、无菌滤纸若干张、酒精灯、酒精棉球、塑料盒1只、牛皮纸若干、干净纱布若干。
实验准备
1.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在高压锅内蒸煮20分钟消毒;
2.玻璃瓶内装上约250ml的水,用棉花塞住瓶口,再用牛皮纸裹住,在微波炉内高火加热5分钟消毒;
3.将塑料盒、双手用酒精棉花消毒。刀具在酒精灯上消毒。橘子用干净纱布擦拭,除去表面的不洁物;
4.将松针洗净,选择等长松针(8cm左右)4束,每束100根备用。
实验过程
在洁净的条件下剥下橘皮,用消毒过的解剖刀在橘皮上取样12块,每块约2cm×2cm。将橘皮样品分别置于3个培养皿当中的无菌滤纸上,然后用蒸馏水将滤纸湿润。
培养皿分别做3种不同的处理:图1.不放松针叶;图2.将松针叶摆成一束放在橘皮中间;图3.将松针叶松散地盖在橘皮上。

实验记录

我们看到橘皮在相同的环境之下,因有无松针或松针摆放情况的不同,三组样品有着明显的区别。3个培养皿中的橘皮在开头两天均无变化。无松针叶的皿中的橘皮在第三天出现了白色斑点,第七天部分出现灰绿色,第八天就全部变成灰绿色了;松针叶放在中间的培养皿中的橘皮到了第五天才开始变化,到了第八天只有部分出现灰绿色;分散盖上松针的培养皿中的橘皮发生霉变的速度较慢,到第六天才有少许白点,第九天才部分变成灰绿色。
实验原理
我们知道生在橘皮表面的霉是青霉。青霉生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称为直立菌丝。青霉的菌丝顶端呈扫帚状,在其每个分枝上都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成熟后呈青绿色,所以在橘皮上的霉菌是青绿色的。温湿的条件有利于霉菌生长,那么,松针为什么可以有效的抑制霉菌的生长呢?我们知道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好像一堵严实的围墙保护着绿色加工厂。松针叶片的表皮细胞上还有一层蜡质,可以使叶片的水分蒸发比较缓慢,这样就能逐步提供橘子表皮的水分,使橘子能较长时间地保持鲜度。这是抑制霉菌生长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松针叶会散发一种特殊气味,对抑制霉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橘子皮上直接铺盖松针叶也起到了与外界隔离,隔温的作用。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在家庭中可以用松针叶在短时间内防止食品变霉。这样既经济又安全。但在工业上若直接利用这种方法,则代价太高且不利于环保。所以必须找到替代品。如提取松脂,或人工合成类似松脂,可散发出特殊气味的物质,用以抑制细菌生长。
我们的收获
实验结果表明:不采用松针保护的橘子皮,新鲜时间短,容易发生霉变;而松针叶铺盖在橘子皮上的防霉作用比不直接接触橘子皮的防霉作用更明显。说明松针可以保鲜,防止橘子发生霉变。所以用松针防止橘子霉变的民间土办法是有效的,有科学依据的。同时,它对其它食物也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过查阅资料,我们还发现,鲜松针还可以贮藏板栗。方法如下:将松针采回后,晾干水分。在藏板栗的盛具里,铺5厘米厚的松针,再铺上无霉烂、无变质的板栗3cm厚。如同上法,依次存放,到最后再盖上一层5cm厚松针,放置在通风、凉爽、干燥处保存。需要吃时,将松针一起取出,这种保存法到第二年开春后,仍新鲜如初,但要防止春后板栗萌芽。
另外,此次活动也让我们了解到松树的其他用途:建筑、造纸、榨油、提炼松脂等,十分广泛。通过这次的实践,激发起我们对微生物研究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消毒,灭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