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问题与管理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稍有考虑不周,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客观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对待体育安全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课堂管理
  近年来,体育教学中安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在“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如何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伤害事故,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值得每位体育教师思考。
  一、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场所,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学校体育安全事故中,发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事故比例较高。
  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引发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元的。
  (一) 学生自身
  学生体育安全意识淡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不重视教师强调的上课注意事项;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够;有的学生体育基础差,运动技能差,身体素质弱或对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有的学生缺乏经验、麻痹大意、急躁、忽视运动技能“循序渐进”的练习原则,或在体育练习中因畏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情绪;有的学生隐瞒自身存在的特殊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学校和体育教师不知学生身体状况的情况下,安排相同的体育运动量,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 体育教师
  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疏忽大意,对学生练习的动作要领指导不够细心,安全保护措施不力;部分体育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体育教学的设计环节方面,考虑不周,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教师所选教学内容任意超出教学大纲要求,运动技能难度加大等。
  (三) 学校方面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不够完备;部分学校由于体育教学投入不足,学校的体育场馆条件差,体育器材设施缺乏,或体育场地设施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维修更新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或学校缺少对安全教育的宣传,生命安全意识不强烈。
  三、 确保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的课堂管理
  (一) 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范围、学生的身体状况、性别和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必须与学校的教学目标一致。教师不能以“学生喜欢”为由任意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策划。例如,当学生不适应对抗性较强的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练习内容做必要的调整,避免发生不合理的学生身体对抗,避免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 精心布置运动场地,检查器材设备安全情况
  上课前,体育教师需要检查上课活动的场地,包括检查运动场或场馆内的地面是否平坦、有无障碍,确保学生不要在凹凸不平或湿滑的地面上进行运动练习。教师还要认真检查上课使用的器材,例如,体操、攀爬类器械安装后,教师一定要在学生使用前仔细做好最后的检查,确保学生使用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学校的场地器材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场地器械,做到及时更换故障器械。体育教师还要严格场地器材管理,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运动场地的安全守则,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违反场地器材使用守则的行为。
  (三) 教師合理地控制课堂
  喧闹的体育课堂不仅妨碍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并且容易引发体育安全伤害事故。体育教师要始终监管体育课堂的秩序及安全问题,不能以任何理由随意离开课堂。教师的站位,要尽量保证让所有的学生均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违反课堂常规的行为,如喧闹、吵架等其他不恰当的行为,应及时介入并制止。
  (四) 加强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
  体育教师应贯彻“安全第一”的教学理念,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讲座,持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安全教育,增加学校体育保健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救护知识、基本的体育安全技能、学生自护自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损伤、救护知识,掌握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和帮助的基本方法,学会简单的自救自护技能。
  (五) 体育教师熟悉学生的健康档案,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体育教师备课前,需查阅学校建立的学生健康档案,充分了解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重点关注班级中特异体质或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如实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区别对待”,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项目,可采取减少体育课的密度和减轻负荷量的锻炼手段等,将因身体原因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
  (六) 教师及时地现场救护
  课堂现场救护能力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特殊的课堂管理能力。体育教师需要掌握一般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需要定期接受现场救护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体育教师有责任采取必要的现场救护,要及时对体育伤害事故发生过程进行书面记录。
  四、 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把“防范意识”和“严格课堂安全要求”放在首位,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节体育课,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把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损害程度,确保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顾健.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7):89-91.
  [2]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孙若海.高校体育安全隐患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39-141.
  [4]史景锋.高校体育安全教育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4):247-248.
  作者简介:
  文小林,四川省绵阳市,四川九洲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将农民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2012年5月30-31日,
患者 女性,42岁。因“月经紊乱3个月,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于2008年12月9日入院。病史采集:已婚,G2P0。平素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周期为5d/30d。LMP为2008年9月16日。3个月前月经紊乱
本文总结了广西图书馆几年来进行各类型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论述了该馆数据库建设的内外环境、内容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
从两种计量应计盈余的原理和单一公司比较的基础上论述了采用资产负债表法计量应计盈余存在一定的误差,并用实证的方法将其与现金流量表法下应计盈余的计量进行了比较。实证研
为了解广西工学院开展分阶段、多层次教学改革以来,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改革效果,寻求教学改革的科学依据,跟踪调查了课程改革以来该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