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别样的精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没有开设专门的语法修辞课,但教会学生懂得比喻句的正确运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提高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1.模仿范例,比出个性。
  为什么要用比喻呢?这个问题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才行。可以把本体和喻体进行比较,结果会发现,本体一般都是抽象的、无形的、深奥的事物,而喻体一般都是具体的、有形的、浅显的事物,这样一对比就一目了然了。就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明白更清楚,才要用比喻的。这样学生就不会用更不明白的东西做喻体了。
  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文中的比喻句,我专门布置了一个仿写比喻句的任务,就是把课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来,本体不变,另外给找一个喻体。然后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一共是三个例句:①“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像微风拂过树梢。②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③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这三个比喻的本体一个比一个抽象含蓄,要找有相似点又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作比,真的有一些难度。
  看看学生的表现吧。第一个比喻句的喻体:有的说像翻书本,有的说像远处的雷声,有的说是放爆竹,有的说是山石滚落。第二个比喻句的喻体:有的说像骑着旋转木马,有的说像坐过山车,有的说像走进迷宫。第三个比喻句的喻体:有的写就像是乐开花了,有的说像吃了蜜……
  应该说学生都动脑筋想了、找了,也找到一些不错的角度,但和原文一比较学生就找到差距了。由此,他们明白想把比喻用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仿写,他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本体和喻体各自的特质,也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也就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2.脱离范例,比出精彩。
  要让学生学会比喻并不难,难的是用好比喻,不仅要和原文衔接紧密,还要比得恰如其分、妙趣横生。针对这一训练重点,我在班里搞了一次“巧比擂台赛”的活动。
  为了把这个活动搞成功,我专门就比喻的要点进行了讲解,又先期分好组,男生女生各一组,每组即时抽签产生5名代表,随意抽取题目,现场完成比喻句。5个人的得分累计,最后决出名次。事先公布题目,一共10个本体——苦笑、明白了、很茫然、空气、音乐、忧伤的情绪、家、同桌关系、老班发火了、班长的标志性动作。
  课下准备情况我不太清楚,但上课前还有很多同学传递纸条,气氛格外紧张。我一个人既是主持也是评委,得分公示在黑板上。
  第一个出场的是珍珍,她抽取的题目是“家”。她稍微想了想:“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巢穴,家是最安全的保护伞。”女生鼓掌,男生唏嘘。10分制,我给了6分:“有抄袭嫌疑,不能得高分。”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看来很多同学都有这个问题存在。
  第二个上场的是王潇。他抽取的是“苦笑”,只见他咧嘴苦笑了几声,迟疑了一下:“大家看看我刚才的笑容像不像苦瓜炸开了嘴啊?”大家哄堂大笑。我一竖大拇指:“好!9分!”男生鼓掌,女生惊呼。
  第三个出场的是郑祺。她抽的是“老班发火了”。同学们都窃笑,不知道郑祺要怎么形容我发火的模样。“老班一般不发火,要是发起火来,就像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墙倒屋塌,山洪暴发。”又一阵哄笑,我自己都笑晕了,“10分!”
  ……
  黑板上的分数交替上升,落后一方抓紧串联活动,小纸条满天飞。看来学生真的把这个比赛当成一件大事了,那股认真劲就别提了,我当然是窃喜不止。其实这场擂台赛没有失败者,大家都用心去做了,效果出来了,同学们对比喻句有了更多的体会和体验,这样的学习当然就是值得肯定的。
  掌握一种修辞方法只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小细节,并不要求大家都要如此兴师动众地搞什么系列学习,但教师一定要做有心人,不仅要讲清楚,还要练到位,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积累,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它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表现为教师的价值追求和教学心向,教学特色和教学风度;是教学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化;是教学积淀的结晶,是教学规律的内化,也是学术风范的表征。  尽管关于教学风格的定义,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诠释,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路径也是“八仙过海”。但综合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大量优秀
摘要:本文就媒体上一些改革语文教育的言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着重辨析了“儿童本位”的语文教育改革“良药”的开方过程。并就儿童本位的教育主张和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等话题。提出了语文教育改革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依据教材创生课程经验不能漠视教材本身的规定性的观点。文章反思了媒体与教育“被生病”的现象,提出教育者应审慎地表达教育理想,增强“专业性”。强调语文教育改革应缘自教育内部的目的,并注意不断优化和
主持人语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教育世界:严谨的教材,丰富的教参,名目繁多的教学手册,等等。然而,在这些看得见的教育素材背后有一些看不见但却是根本的教育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课程标准。教育中的诸多素材都来源于课程标准,教育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课程标准的一种演绎和呈现。然而,也许正是现有资源的丰富遮蔽了我们对课程标准的关注,也许正是习惯的“拿来”消减了我们创造的激情,当然,也许还有其他一些
主持人语  谈到当今学生语文素养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常常感叹:学生读得太少,写得太少。于是乎,“多读多写”成为诊治该病的一剂良方,甚或不二法门。但细想一下,这种对语文“病”的诊断和开出的药方似有问题。第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读得少写得少吗?第二,“多读多写”就真的是一剂良方吗?是否因此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了呢?实质上,教学所要追求的是少读少写,而不是多读多写,也就是说,读得少但所获
2001年8月,我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当时,这还是一所创办才一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新的区域、新的学校、新的伙伴,给我带来了极其强烈的冲击。  苏州工业园区创建于1994年,来自新加坡的中西合璧的思维与软件在这里融和、滋长,生出了无限的创造力,正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创新、创业、创优成为这片土地的主题词,亲商亲民亲人才和率先争先、日新月异则是这里
教学要求: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  weekend,often。spend,catch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How does he/she spend his/her weekends?  I often…Sometimes I...  3.三会单词:a butterfly,a dragonfl
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不少老师却忽略了对教材的钻研,没有读懂、读透教材,不去充分思考教材,对教材的处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导致课堂教学设计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分”的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解读,希望在钻研教材方面能给老师们一点启示。  一、“点”上粗读教材——明确角度  从“点”上粗读教材,就是研究教材是从哪些“角度”来进行阐述的。换句话
日前在一次与中小学校长的对话交流活动中,诸多校长纷纷就如何克服教师群体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展开了讨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职业倦怠的生成,多系工作繁重、压力过大所致。毫无疑义,沉重的工作压力的确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但它并非是唯一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事实上,即使在一些二、三流的没有多少升学压力的学校,以及那些几乎属于学校升学竞争中的“旁观者”的诸如音、体、美等边缘学科的教师们,同样也存在对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必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是资源开发的一条有效策略,资源整合的基础是生本意志的凸现,其目的是服务课程、优化资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其形式主要有主题引领、有机交融、延伸拓展和自然生成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 整合 策略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资和人力,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也是课程得以实施的条件。目前国家只规定了综合实践活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实验稿”相比,“课标修订稿”的整体设计框架不变。针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偏向,课程标准在修订时力纠时弊,回应了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并且及时更新了一些教学内容,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新思维。  一、学段目标:强调梯度意识  阅读目标基本未变,但注意整合相关条目,阅读素养拾阶而上,梯度意识更加明显。如各段均提出默读的要求,第一学段是“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增加了“略读”,第三学段提